第173章 东渡(2/2)

“徐侍郎,你就说说你知道的况吧,时间还多的是。”李中易仿佛刚刚想起似的,忽然说,“大军远征,将士们很辛苦,等到了渤海县,咱们且歇息三个月再说。”

面对李中易赤果果的要挟,徐逢来被得没了法子,只得苦笑着说了实

原来,高丽国的上将军朴金建,因为不满现任高丽国主王昭害死了先帝定宗,利用朔方道民变的机会,不仅趁机举起了反旗,更主动勾结倭左大臣藤原定赖,商议好两家同时出兵,南北呼应,共谋大业。

由于,高丽国主王昭事先没有提防,结果,让朴金建获得了壮大势力的绝佳机会。

这时,倭国的左大臣藤原定赖,观望了一阵,发觉朴金建已经造出了声势,由于觊觎高丽的肥沃土地,也派出军队从南部的全罗道登陆,一路向北,所向披靡,势如竹。

高丽国陷到了南北夹击之中,既想大周派兵救援,又担心被大周的援军,趁机占了便宜。

所以,徐逢来得到王昭的授意,故意隐瞒了倭夹击的状况。

“这倭的统兵大将是谁?”李中易知道徐逢来肯定还隐瞒了一些消息,不过,大致的况已经了解,反正时间还多得很,慢慢的挤牙膏,也没啥大不了的。

“是藤原实赖的亲弟弟,右大臣藤原师辅,倭的兵力大约三万左右。”徐逢来心里也没底,只能根据猜测,估算了个数字。

“那朴金建的手下,有多少马?”李中易暂时没追问倭况,转而询问朴金建的实力。

“朴贼本有一万多部下,纠集了民之后,恐怕已经超过了五万兵马。”徐逢来心想,正因为被朴金建引来了倭,所以高丽国才面临异常被动的局面。

“贵国的常备军,有多少兵马?”李中易明知道徐逢来肯定会撒谎,却故意挤兑他,想看他出丑。

徐逢拉转动着眼珠子,说:“鄙国虽然地不广,却不少,常备军一共有二十余万。”

李中易心想,这不是扯蛋嘛,真有这么多兵马,早就扑灭了朴金建的反叛势力,把倭赶下了海,还需要向大周求援么?

徐逢来不肯说真话的原因,李中易自然可以理解,不就是担心大周的援军趁火打劫么?

子,还真是贪婪成,猥琐不堪,一直想占天朝上国的便宜,从来不想吃亏。

战场之上,军瞬息万变,这徐逢来又是文官,李中易心里有数,问了也是白问,索把徐某晾到了一旁。

李中易回到帅舱后,把虏军的参谋员都召集过来,一起商议怎么应对新的形势?

身为参谋员之首的杨烈,听了李中易的介绍之后,不由皱紧眉骂道:“死子,果然不是好东西,明显是想坑了我虏军。”

李中易一阵愕然,他刚刚无意中骂了一句禅而已,却不料,杨烈竟然学得如此之快。

咳,有其师,必有其徒,果然有些道理哈!

廖山河琢磨了一阵,说:“大军至高丽国登陆,行军地图至关重要,末将只怕高丽国不肯给这种国之重器。”

李中易频频点,廖山河跟在他的身边,子一久,考虑问题也越来越周到了。

杨烈补充说:“高丽国内的地图,多半不会给咱们。不过,据老师所言,其国土,东西狭小,南北较长,以咱们测绘营的实力,完全可以边行军,边绘图。”

廖山河想了想,说:“老师所制的那种单筒望……望远镜,确是观察地形的至宝,隔了两里路,居然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的在做什么。”

单筒望远镜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问题是,李中易造不出透镜玻璃,就只能请工匠将买来的昂贵水晶,慢慢的磨出凹凸不同的两种镜面,再用铜为材料,铸成可以伸缩的单筒状。

由于天然水晶不仅稀少,而且价格贵得惊,所以,练兵的这几个月时间内,李中易一共只做出了十架单筒望远镜,都带上了船。

不仅仅是单筒望远镜,李中易还找制作了一种特殊的仪器,戴维斯象限仪。

戴维斯象限仪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水手无需像使用星盘或简单象限仪时所要求的那样设法看太阳,而是利用棍到刻度计上的影子,其影子端的位置表明了太阳的高度,这样纬度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这种计算纬度的方法,可以确到分,误差依然难免,但已经很小了。

在平静的海面上,甲板稳定的时候使用戴维斯象限仪时,能取得最佳效果。r1152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