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横祸(2/3)

就足够了。

政治,原本就是妥协的艺术,说白了,也就是利益分配的艺术。

部下愿意听李中易的招呼,李中易根据功劳的大小,把或大或小的官帽,或多或少大权力,分享给有功之臣。

这其中,既有现实利害的理抉择,也带有感用事的感空间,总之,玩这一套艺术,十分的复杂。

见李中易轻轻的放下了茶盏,并无不耐的色,周道中趁势接着大拍马,“恩相明面上故意吸引契丹狗的注意,实际上,明修栈道,暗渡了北边小石河的陈仓,嘿嘿,契丹狗难逃全军覆没的宿命啊……”

李中易淡淡的一笑,契丹一直靠着弓马称雄,却从不曾见识中原汉,那么多变换莫测的所谓计。

自打李中易知道,契丹竟然把大营扎在了小石河的南岸,地势最低矮处,他的心里就已经在盘算着狠辣的一计——水淹七军!

在辽阔的大原之上,契丹靠着弓和马,征服了奚、渤海等各个原民族。

原之上,由于地势的关系。即使想蓄水淹没敌,只会被骂作是异想天开。

可是,榆关以西,营州以东的地界。却是小石河高悬于北面。

如今又是枯水季节,哪怕是宿将的萧思远,也没有放水或是防备水攻的经验。

契丹不知道水淹七军的典故,李中易这个三国迷,却不绝对不可能忘却。

至于。李中易安排杨烈主动离开榆关,正面挑战契丹,目的有三:其一是试探下锐属珊军的战斗力;其二是吸引住契丹的注意力,让敌的主将,无法及时察觉到,周军挖土蓄水的大动作;其三则是考验一下杨烈临阵指挥的能力。

随着李中易的声望隆,地位益高,很多不是决战质的小战役,他益力不从心。

李家军,自从组建以来。中下级军官团的培训机制,益完善。李中易目前所缺的才,一共有两大类,一是类似于张良的顶级谋士,一是韩信一般的统军大将。

李中易本不是周臣,地位也异常的尴尬。文臣认为他是骤然崛起的武勋贵,武将们却嫉妒他的军功卓著。

典型的舅舅不疼,姥姥不,中间派一枚!

不过,由于李中易比较知趣。从不胡手别的势力范围,大家没有你死我活的利益之争,表面上倒也是相安无事。

只不过,短暂的权力平衡。却因为雄主的病倒,即将出现剧烈的再平衡的斗争。

李中易的权力基础,来源于西北灵州军、府州军,以及羽林右卫的强悍军力。

但是,李中易的经济基础,却和这个时代的所有权贵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李中易是靠经商和贸易起家的,这个时代的权贵们,包括赵老二在内,无一例外,主要的收益都来源于田间地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这番话即使放在千年之前,也颇有道理。

李中易不搞土地兼并,既避免了和大地主大门阀之间的直接冲突,又通过经商贸易,使他本富可敌国。

如果,硬要划分阶层,李中易应该属于新军功和商集团的混合体,这也是他在实力不足的况下,刻意的选择。

李中易无意中发觉,竹儿小娘子满是崇拜的盯在他的身上,久久不舍得挪开视线。

咳,追星一族?李中易被自家的所仰望,他心里多少有些自得。

竹儿小娘子突然察觉,李中易居然冲她眨了眨眼,其中的意味颇耐寻味,她那张的俏脸,不禁滚烫发红,赶忙低下去,不敢再看她的男

周道中的话里有话,李中易自然心中有数,他这个水师都指挥使,已经在高丽国内捞足了财宝细软,现在最需要的是:衣锦还乡,晋升高职。

说实话,李中易对周道中的能力和忠诚,也不是太满意,只能说是凑合着使用罢了。

问题是,在柴荣病倒的当下,把水师掌握在手中,对李中易来说,有着不小的意义。

万一,周道中让了贤,柴荣却安排旁接管了水师,反而不美了!

“中平老弟,此次回京之后,吾必将你的功绩上奏给朝廷。”李中易十分含蓄的向周道中暗示了可能的提拔。

周道中不禁大喜过望,拱着手说:“多谢恩相栽培,末将永世难忘。”

永世难忘?真的么?李中易也就是听听而已,并没有把周道中的效忠之语,放在心上。

李中易一直记得一句经典名言:你之所以没有被出卖,一是出价不够,一是你连出卖资格都不没有。

为了无上的权位,汉武帝掉两个亲儿子;为了登上宝座,武则天差点把儿子都宰光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天大地大,利益最大!哪怕父子,母子相残,也在所不惜!

李中易的脑子一直很清醒,所谓的忠诚,是你有实力,并且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