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执政王(2/2)

魏仁浦这还是第一次参与类似的会议,他也注意到了武将们只带了耳朵的状态,心里多少有些好。

自从晚唐以降,藩镇割据的状态持续了一百多年,主要的恶果就体现在,朝廷对于大军阀,大藩镇,完全没有约束力。

以至于,短短的百余年间,城不断变换大王旗,改朝换代的戏码屡屡上演。

李中易究竟用了什么手段,居然把强悍如钢的李家军,驯服到如此服贴的程度呢?魏仁浦一直想不明白。

就在刘金山和孔昆吵个没完没了的时候,带刀的亲牙进来禀报,监国有敕!

没等李中易说话,魏仁浦快步走到大帐门,从所谓天使的接过了监国之谕。

李中易暗暗点,魏老相公的确是个绝顶聪明之,不该说话的时候,他死死的闭紧嘴。该他出面的时候,也毫不含糊的主动站了出来。

按照正常的宣敕礼仪,应该焚香摆案,天使面南背北,大声朗读所谓的监国之敕。

魏仁浦不按照常理出牌,居然半道上拦截了所谓的监国之敕,这里边蕴藏的政治意味,很显然是想昭告天下,真正的天下之主是李中易!

“门下:义父李公拯社稷之危,功高盖世晋执政王总领三省枢密事兼六军使,尔其钦哉,可!”

魏仁浦抑扬顿挫的读完监国谕之后,不由大大的松了气,天下重担尽皆系于李中易一身。李中易的地位一天未定,群臣们也就难以抢占好爵好位,大家自然有些心急。

现在好了,李中易顺利的当上了执政王,大义名分既定,剩下的事也就好办多了。

此前,魏仁浦一直很有些紧张,他担心幼主未崩之前,李中易便会弄死小皇帝,登上了帝位。

虽然完全不影响李中易掌握权柄和发号施令,可问题是,先帝柴荣毕竟于李中易有小恩,就怕大义有亏。

不管是哪个时代,弑主的篡臣,绝不是什么好名声。

朱温篡唐的时候,把大唐的皇族宗室以及文武百官杀得血流成河,就被史官们大特,变成了遗臭万年的典范。

想当初,李中易不听朝廷调遣之时,已经被骂得很惨,有直接指斥李中易必行莽之事。

客观的说,李中易的就是莽之事,这一点无论怎么洗地,都不可能在文嘴里彻底洗白。

不过,成者王败者寇,李中易既然打赢了,那他就是全天下毋庸置疑的爷爷!

李中易只要想吹捧他自己,同时抹黑小皇帝以及范质等,连话都不需要说白,自有职业化的词臣,替他涂脂抹

既然韩通兵败身死,天下尽归李氏,那也没啥可说的。李中易登上皇位,不过是迟早的事儿罢了,早几天晚几天,有何区别?

魏仁浦来投之后,告诉了李中易一个惊的消息:他离开京城之前,小皇帝已经药石不进,显然是已经不行了,只是拖时间罢了。

接完监国谕后,李中易重新落座,其余的众也都各自落座。

李中易发觉无数道火辣辣的眼,都盯在他的身上,不由微微一笑,他的执政王到了手,部下们也都跟着眼热心急了。

涉及武臣系统的封赏,其实非常简单,有条令在,又都是明帐,大家私下里也都可以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啥废话可说。

现在的问题是,文官系统的框架,依然是悬而未决,孔昆等显然已经等不及了,迫切的想知道谜底。

“咳。”李中易轻咳了一声,淡淡的说,“政事堂、三省及六部都需要重新厘定官制,待孤京之后,再多定论。”

文臣们听李中易自称为孤,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执政王称孤道寡,自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没啥大不了的。

倒是武臣们觉得很有些新鲜,孤意味着什么,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听懂。

在李家军中,武将们只是接受了基本的文化教育而已,虽然个个识得几千字,然而学的都是实用的军务公文,和经史子集完全不搭界,更别提儒门关于礼仪称谓。

李云潇因为常年追随于李中易左右的缘故,他自然听得明白,从孤到朕,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ps:昨晚码完了这一更,居然忘记点发布了,总算是及时发现补上了。今天继续两更以上,求赏一张月票。

767e;5e6;641c;7d22;3010;4e91;6765;9601;3011;5c0f;8Bf4;7f51;7d9;ff0c;8B9;4f60;4f53;98c;66f4;65B0;6700;65B0;6700;5feB;7684;7e0;8282;5c0f;8Bf4;ff0c;6240;6709;5c0f;8Bf4;79d2;66f4;65B0;3002;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