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群众路线(1/2)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五后,陈留仓一案真相彻底大白,以仓场员外郎刘强为首的几十名官吏,全部被抄家
不仅如此,这几十名官吏的三代以内的亲属,包括未成年男子在内,全被贬为隶,并阉割成了无蛋的废
凡是没有在官府备案分家的,其族中子,也都被抓进教坊司为伎
按照李中易原来的想法,本打算裁撤掉不道的教坊司,毕竟,
良为伎非明君所为
谁曾想,到了如今,教坊司不仅没有被裁撤,其规模反而成倍的扩大,世事实在是难料!
在这个不乐意分家的时代,
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大周的官场、士林,仿佛油锅里倒了一大桶水一般,彻底的
开了
一时间,舆论纷纷指责李中易是前无古的
王,说什么的都有,反正一个比一个骂得更难听
与官场和士林的看法不同,老百姓们听说了此事后,个个拍手叫好,大赞李中易不愧是铁腕执政王
李中易明明知道都是谁在骂他,可是,他却只当没听见似的,一直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娶李七娘进门
只要是改革,尤其是动了所有读书酪的刑上士大夫,怎么可能不被骂呢?
然而,靠嘴就可以骂死
,那还需要养军队么?
这一次,连内阁的四位相公们,都不敢公开站在李中易这一边,尤其是参知政事孔昆说的最激烈
“主上难道不怕史书上留下恶名么?”孔昆想了又想,终究没敢当面把李中易比作是商纣、孙皓、石虎之类的超级君
李中易撇了撇嘴,淡淡的说:“谁敢动粮食的根本,一律照此办理!”
李中易的冷酷无实在是令
齿冷,孔昆顿时火了,他脑子一热,浑然忘了厉害,扯起喉咙大声嚷嚷道:“主上,得士大夫者,方能得天下”
“哦,那你说说看,孤打进开封城,掌握了朝廷大政,究竟靠的是哪些士大夫?”李中易已经习惯了孔昆的,他既不怒也不火,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反问,便将孔昆噎得只翻白眼,涨得老脸通红
歪理也是理,更何况李中易说的并不是歪理,而是世间最大的真理!
皇帝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不管是哪朝哪代,一向是拳最大的说了算!
李琼倒是不怕文臣集团的反弹,只是,他也有私心,李七娘将来若是产下男儿,接掌基业的可能大得惊
外戚,向来都是文臣集团修理的对象李琼若是站到第一线帮李中易说话,哪怕现在获得了李中易大大的好感,将来,迟早会被翻旧帐,而这笔旧帐很可能被算到李琼外孙的上
首相魏仁浦本就是士林首领之一,说句心里话,他对李中易的残对待官员们的看法,简直是糟糕透顶
只是,魏仁浦认识李中易的时已经不短了,从上司到臣下长达近十年,李中易是什么
,老魏同志岂有不知之理?
魏仁浦的生哲学,其实很简单,就只八个字,与
为善,和光同尘!
李中易的被骂,魏仁浦不可能帮着他与整个士大夫阶层为敌,但他也不可能主动替士大夫阶层张目,去狠狠的得罪李中易
孔昆读书太多,又背着孔门宰辅的名,他又不是真傻,非要当面刺激李中易,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唐朝的魏征,这是孔昆给他自己在朝堂上的定位李中易需要一定程度的反对声音,孔昆借此立足于内阁,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在内阁之中,真正理解并支持李中易,除了刘金山之外,再无别!
原因其实很简单,刘金山是地地道道的出身于寒门的读书,他的前半生仕途坎坷艰难,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恐怕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成为四品以上的真正高官
这呐,有时候必须要信命!
就在刘金山的仕途彻底无望之时,李中易当上了开封知府,从那以后,刘金山的官运,就像是火箭一般,每年都要跳个好几级,直到新内阁的参知政事
如今的内阁之中,魏仁浦不太管事,李琼为了避外戚之嫌,也不太乐意管事
两位真宰相不怎么管事,另一位参相孔昆,倒是很想独揽大权,只可惜,此公虽然学富五车,汗牛充栋,也做过两任知州,却是个无为而治的信徒
孔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尽量与民休息,不要瞎折腾,这个观点倒也符合天朝传统的治国理念
然而,李中易掌握了大政之后,却是以折腾为己任,屡有出格的政治举措这么一来,孔昆的思想观念,也就很难跟得上李中易的节奏了
实际上,内阁的实权被刘金山所掌握,单单是李中易的鼎力支持,就足以使其挺直了腰
“主上,魏相公,李相公,孔参相,在下以为,粮食乃是国家之根本,无粮岂能国稳?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