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风满楼(3/4)

有段子了,留守于开封的警政寺卿李延清,以及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王大虎,也早早的接获了这个消息。

按照李中易临走前的吩咐,李延清和王大虎每三要在私下里碰个面,彼此流一下所获取的各路消息。

“虎公,二公子成里和石守信走得很近,却又不主动提出办事的要求,所为何来?”李延清有些迷惑不解。

王大虎却心里明白,李延清这显然是揣着明白故意装糊涂,只是不想牵扯到忌讳的问题罢了。

不管怎么说,李延清终究只是李氏之家臣,而王大虎却是李中易的结义二兄,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两者之间的地位,高下立判!

王大虎每次登老李家之门,总要把门贴递到李老太公处,这是应有的礼节。

李老太公只要在家里,总要亲自见一见王大虎,温言让茶,闲聊上几句,以示对儿子结义兄长的看重。

李延清进府,却总是静悄悄的,没敢打扰李老太公,这便是身份上的巨大差距造成的行为方式的不同。

官面上,别都尊成为王公,实际上,私下里,王大虎更喜欢虎公的称呼,这也算是他的一个特殊的怪癖吧。

“这有什么稀罕的?”王大虎拈起酒杯,抿了一小,笑道,“三弟临走之前,命你我务必盯着的那些,其中最重要的名单里面,就有石守信的大名,是也不是?”

李延清频频点,李中易当时吩咐下来的时候,他就在现场。只是,李中易给王大虎的那份名单,好象略微要厚一些。

李延清是个知道规矩,守分寸的家臣,他自然没敢多问。

“我知道你小子有很多的疑问,不过嘛,没有三弟的明示,我也不敢告诉你。”王大虎一抿尽盏中酒,抓起一把西瓜子,慢条斯理的拨壳吃籽。

李延清苦笑道:“您老若是不指明一个方向,真误了大事,就怕小的脑袋要搬家啊。”

“哼哼,你小子少扯这些没用的闲篇儿,三弟命你盯着石守信,自然有他的道理,多说无益。”王大虎只要摆出老资格,李延清就只能乖乖就范,没有丝毫脾气。

论资历,王大虎那可是老革命中的老革命,早在李中易河池起兵之前,他们就是结义兄弟了。

论地位,王大虎是李中易的结义二兄,兼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监察百官的大权在握,权势可谓熏天。

更重要的是,京城开封的黑暗世界里,被王大虎织出了一张超大的关系网,消息之灵通,李延清掌管的警政寺至今颇有不如。

“虎公,我发现了一个怪的现象,石守信和赵匡胤原本就是义社十兄弟之中,关系最铁的兄弟。可是,自从主上攻进了开封城之后,他们两之间完全失去了往来过的痕迹。”

李延清是个极其明的鹰犬,不然的话,李中易也不可能先重用他于军法司,紧接着又让他掌管权势极大的警政寺。

王大虎自己斟了一盏酒,示意李延清也举起酒盏,两轻轻的碰了个杯后,他将盏中酒一饮而尽,这才慢腾腾的说:“啥叫欲盖弥彰?这便是了。嘿嘿,以我的经验,凡是这种诡异的局面背后,都隐藏着绝大的谋。”

“你别忘了,赵家的三郎和契丹必有首尾。三弟他又率领主力大军在外作战,值此多事之秋,你我千万要把名单上的,死死的盯住了,明白么?”王大虎一本正经的教育李延清,李延清硬着皮捏着鼻子认了。

“虎公,再来一万个石守信,我也不会眨个眼。可问题是,二公子和他走得很近,万一有个闪失,怕是不好向主上待啊。”李延清不敢在王大虎的面前耍花样,只得把为难之处给抖露了出来。

王大虎磕了几颗瓜子,这才笑道:“我就知道你小子担心的是这个。甭怕,我这里有三弟的亲笔手谕,若家门出了大不幸之事,你家虎公我有自专之权。”

李延清眨了眨眼,完全把这个惊的消息消化吸收之后,随即笑了,笑得很坦然,笑得异常之真诚。

“那就有劳虎公将来主持大局了。”李延清的话里藏着话,王大虎只当没听懂似的。

王大虎和李延清,一管都察院,一掌警政寺,井水不犯河水即可,没必要在对方的碗里手过

王大虎搓了搓手,淡淡的说:“你小子可别给某家上眼药膏子,该我主持的不会含糊,不该主持的,各顾各。”

李延清没把王大虎绕进去,丝毫也不气馁,笑嘻嘻的说:“谁叫我的大腿比您的胳膊都细呢?俗话说的好,能者多劳嘛,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王大虎心里明白,李延清也是个吃不吐骨的家伙,他最担心的不是石守信或是赵匡胤,而是怕卷了老李家的家务事。

李延清不清楚老李家的原来状况,王大虎那可是门儿清呢,只不过,有些老底子连他也不敢去揭开罢了。

想当年的曹氏,那是在李家说一不二的正房大娘子,李中易母子俩只能仰曹氏鼻息苟活于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