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调兵遣将(1/2)
内阁重组之后,面临的新问题,既不是钱粮,也不是事变动,而是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以往,生活垃圾都会被随意的
扔,街角、巷尾、河畔等等,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和建筑木料垃圾。
李中易上台之后,狠抓了城市的治安和卫生工作,除了警政寺之外,还成立了负责城市卫生的机构——街道司。
街道司的旗下拥有几千名环卫员,专门负责清扫和运送,无法被回收的城市生活或建筑垃圾。
按照李中易的要求,街道司从各家各户收集来的粪便,都要集中到京畿四郊的专用粪便厂进行处理。
其中一部分粪便,被用来制作火炮所需的硝石,绝大部分则给李中易名下的官田种植户,让他们收了去用于肥田。
以前,经过多年的军阀混战,开封城内聚集了很多的失地流民。
李中易派从流民中挑出身强力壮的汉子,充当街道司所属的环卫工,不仅管饭,还发工钱。
这么一来二去的,国营事业的环卫工,居然成了香饽饽,不少本地都抢着要
。
事实上,开封城里的垃圾之中,吃食的垃圾,数量极其稀少。凡是能吃的东西,只要被扔了,大多会被乞丐们马上捡去分食。
至于建筑木料灰石等垃圾,也有专门的掏点小钱,买这方面的垃圾。毕竟,没钱的
家也需要修缮房屋,改建家庭设施。
实在没要的建筑垃圾,才会由街道司的
收集起来,送到郊外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城市里的主要垃圾,便是只能肥田的粪便,如今,废物也给利用上了。
只是,尽管有专门收集粪便,可是依然有许多
不顾禁令,居然把粪便直接倾倒进了汴河。
李中易上台后,一直告诫群臣,执行各种政务都要讲究法度。
所以,关于惩治倒粪便的律令,就提
到了具有立法起
权的内阁手上。
内阁之中,对于扔垃圾的惩治条令,是采取罚款,还是抓去关起来,或是打小
,有着不小的争议。
李琼是倾向于罚款的,罚款的机构,就定为街道司或是警政寺即可。
只是,对于罚款的金额,李琼认为老百姓还很穷,又大多数是文盲,不宜罚多了。
孔昆则认为,千斤市马骨的典故,反过来说明,世须用重典。他主张狠罚,而且,起步就是罚五贯文。
如果,某不起罚款,就要替官府免费做工,赚足了钱,才能重获自由。
刘金山则主张,既要罚款,又要给各家各户指定责任区,即谁家的责任区出现了垃圾,就罚谁家。
至于折从阮,他根本就没意见,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他最懂的事就是打仗。
李中易虽然没有公开表过态,但他的真实态度,是旗帜鲜明的狠罚,并由警政寺来具体负责。
毕竟,靠民老百姓自己盯着,虽然也是发动了群众,并进行了群治群防,但是,威慑力却稍显不足。
如今的警政寺,已经拥有了近万的队伍,巡警铺更是遍及于大街小巷之中。
李中易曾经去过李家坡,李家坡街的
净程度,甚至比
本还要强一些。
在李家坡扔一个小烟
,只要被抓住了,就会被罚款300新币,也就是大约1500多软妹币。
若是第二次又被抓住了扔垃圾,将会有强制
的公共场所劳动改造。如果屡教不改,那很可能被法庭裁决鞭刑。
世用重典,号称“罚款城市”的李家坡,确实非常的
净,大街小巷几乎一尘不染。
除了扔垃圾进汴河之外,开封的市民大多数
,还停留在喝生水的程度上。
经过粪便等垃圾污染的汴河水,如果不烧开了喝,肯定有大量的致病菌。
喝开水,一直是李中易所主张的。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二,一是市民们的卫生观念问题,一是烧开水的成本问题。
李中易虽然发明了蜂窝煤和煤炉,但是,比较高的成本,依然限制了蜂窝煤的推广和流行。
目前,开封城里一担柴禾,大约十文钱左右,可以烧五天。然而,一个蜂窝煤就需要五文钱,成本的差距过大,导致只有达官贵或是富裕户才用得起蜂窝煤。
内阁为了垃圾的罚款问题,争吵了好几天,四位相公四种看法,最终,不可避免的提到了李中易这里。
李中易召集相公会商时,笑着说:“罚轻了,没会在乎,包括我在内。罚重了,虽然有些
会因为不熟悉规则而吃亏,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罚重点好。”
最终,李中易一锤定音,定下了重罚的规矩。只要随便扔垃圾的行为,第一次罚款十贯钱。再被捉住了,除了罚钱翻倍之外,还要免费替官府做工三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