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通判府(二)(1/2)
裴还掏出自己带来的菜谱,“我娘子写了地蛋的菜谱,文叔先看看!”
杨德文疑惑地接过菜谱看了看,“没想到这地蛋还有这么多的吃法!”
以前
们都是像红薯一样直接煮来吃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只是没
开酒楼,要这些菜谱做什么?
杨德文看着裴还,等着他的下文。
“土豆也就是地蛋耐旱且产量高,我娘子说咱们可以将菜做好了,让
品尝,购进五十斤土豆便送一张菜谱,先将土豆的的销路打开,农
自然就愿意种植了。”
杨德文听后,敬佩地点点
,“果然是巧思!”
裴还也
有感触,果然三
行必有我师焉,即使
不善民生大计,也有男
们学习的地方。
“文叔找
抄写下来,娘子说让我把菜谱带回去!”
听得裴还几次提及‘我娘子’,杨拯兄弟俩不免多看了裴还一眼,男
怎么能总将
挂在嘴边呢!
裴还却并不在意,阿槿的好岂是外
可以知道的!
杨德文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招了招手,让他们到案上来抄录菜谱。
转首又对裴还说起了朝中之事。
“前几
京城里流传的文章是你们写的吧!”杨德文慈
地看着裴还,小公子的文笔犀利不输恩师。
正在抄菜谱的兄弟俩,听到这话,手下一抖,一页纸便废了。
那文章他们也偷偷看过,用词锐利老辣,见解独到,会是眼前这个比他们还小上两岁的
写的吗?
裴还点了点
,面露嘲讽,“赵元旭的龌龊事,上边那
如何会不知,这次我们也只是给他递了把刀而已!”
他们写的文章悲戚地叙述了赵元旭克扣税款对朝廷的损害,虽没有实证,可景衡他需要实证吗?他只是需要有
站出来高声呐喊!
现在赵元旭又重新被关了进去,景衡指不定在暗处怎么高兴呢!
“不光上边的那
需要有
站出来,就是天下的文
志士也需要!”
杨德文老怀安慰,他们当年也有意气风发的时候,现在看这些年轻
能立起来,自己似乎也年轻了好几岁。
裴还并不觉的自己有什么功劳,他只是站在背后推着别
前进,而京城里被抓捕的几个书生才是真正的勇士。
话锋一转,杨德文又问起了赵桢的事
。
“赵桢去了豫州就没了踪迹,连安国公府的
都找不到他,难不成他还凭空消失了不成?”
裴还轻轻转动着手里的茶杯,低
沉思了一会儿,“文叔当年也在江州可听说了关于太后的一些事
?”
杨德文不知道裴还所谓何意,不过还是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年代久远,其他事
我也记不清楚了,不过有一次我去拜访恩师,恩师发了好大的脾气,似乎说了一句,‘豫州岳氏也是名士之后,怎会如此不要脸面’,我第一次见恩师发那么大的火,就记得比较清楚!”
豫州?岳氏?赵桢与岳氏又有什么联系呢?
裴还低
沉吟,杨德文害怕打断他的思路,一动也不敢动,书房内一时间静悄悄的。
上中天,裴还起身告辞。
杨德文悄悄地将他送到后门处,才返回书房。
杨拯兄弟二
紧紧地盯着坐在案后的父亲,静等着他的解释。
杨德文犹豫了一阵儿,缓缓地开了
,“你兄弟二
是不是以为为父是在京城长大的?”
杨拯兄弟点了点
。
杨德文接着道,“为夫其实是在江州城长大的,那时你祖父去京中任职,就将我与母亲托付给了姨娘,我就是在江州城认识了小公子的父亲,我的恩师!”
杨拯兄弟俩对视一眼,若裴还的父亲是自己父亲的老师,那裴还就是自己的师叔了!
“当年为父年轻气盛,又有些才
,被
追捧着便有些飘飘然了,幸得恩师点醒,才不至于荒废一生!”
杨德文语气幽然,眼底有着浓浓的哀伤。
“如今小公子落难至此,你兄弟二
要鼎力协助!”
杨拯起身,拱手长拜,正色道,“父亲放心!儿子会谨记师公恩德!”
杨捷也跟着保证道。
自己的孩子品
如何,杨德文自然了解,两个儿子表了态,他便挥了挥手让二
退下了。
等屋里只剩下杨德文一
,他才拿起案上抄好的菜谱,脸上带上欣慰的笑容,那
子虽是再嫁之身,可也当得起言家主母的身份!
没过几
,岳州城的码
上,搭起了灶台,五六个厨子不停地翻炒着锅里的菜,引得来往的众
驻足观看。
“这炒的是什么菜?色香味俱全,看着味道就不错!”
“这么好的菜,在这里卖不是糟蹋了,连张桌子都不摆,这怎么吃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