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幻人生前传(一)陶金的故事】(1)定居陶村(2/3)

记住,…在玉儿来月事的那几天、…怀上孩子以后、…生下小孩的头几个月,…都不能肏屄

…你们要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说完,陶母头一歪,寻找陶父去了。

陶金兄妹抱着母亲,哭喊着,拼命摇晃她的身体,希望她能醒过来。

人死哪能复生。

直至陶母的身体僵硬、全身冰凉,他们才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陶金认真看了下四周,准备找个合适的地方安葬母亲。

河滩的右边是七八米宽的小河,陶金后来知道它叫白水河。

涨水季节这河滩肯定是要被淹的,显然不适合做墓地。

看样子只能在小路左边的山上寻块空地,将母亲埋在那里了。

爬上小路后,陶金想了想,一路上左边似乎都是陡峭的山崖,于是顺着山路向西找,终于选定了一个地方。

距离出事地点不到一里,山路的拐弯处,有一块空地,比较适合做墓地。

返回出事地点,陶金与妹妹费力地将母亲的遗体弄上来,抬到了那块空地上。

考虑到没有挖掘工具,陶金决定让妹妹守着母亲,他则去寻找锄头或铁锹之类的农具。

陶金快速向西奔去,一口气跑了三四里,视野突然开阔起来。

原来左边的山脉在此拐弯,向南延伸数公里后又转而向西,与西面的大山汇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约20多平方公里的小平原。

小平原的西北角不规则地分布着数十栋房屋,其它地方都是农田或菜地。

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个村庄,陶金的心情异常激动。

他发现不远处的地里有几个村民在劳作,就飞快的跑了过去。

此时大概是下午3点左右。

正在地里锄草的村民发现一个男孩跑过来,起初不以为意。

但当他哭着跪在田埂上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个男孩肯定遇上了什么麻烦,向他们求助来了,于是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来到了陶金的身边。

很快,村民们就从陶金的口中知道了陶母惨死、等待安葬的事情

其中一个三十来岁叫陶雄的村民说,绝对不能将陶母直接埋在地下。

买不起棺材,那就用木板做一口简易的棺材,这事由他去办。

并让其他人先跟陶金去墓地,挖好坑后等他。

不到两个小时,坟坑挖好了,陶雄用几块木板做成的棺材也抬来了。

村民们拉开一直在陶母尸体上哭泣的陶金兄妹,把陶母的遗体装进了棺材。

陶金兄妹又趴在棺材上哭,声音都哑了。

在村民们极力劝说下,兄妹俩才呆立一旁,任由他们将棺材放进坑中。

几个村民迅速填土、拍实,一个圆锥形的坟墓出现在人们面前。

陶金兄妹不由自主地扑了上去,沙哑的哭声听得众人心里酸酸的。

陶村人是善良的,极富同情心,他们希望陶金兄妹能够尽快安顿下来,好好地活下去。

陶雄问道:陶金,你对今后有什么打算?陶金边哭边说:我们现在无依无靠,不知道到哪里去,不知道哪里才是我们兄妹的家。

陶雄说:我们这个村子叫陶村,我叫陶雄。

大家都姓陶,说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哩。

明天上午,我就去找族长,将你们的情况告诉他,希望族长能同意你们两个在我们陶村安家落户。

况且你娘的坟墓在这里,扫墓也方便。

听完后,陶金拉着陶玉,扑通一声跪下,同时给众村民磕头,感谢村民伸出援手,安葬母亲,并真心实意地收留他们兄妹俩。

陶雄将金玉兄妹搀扶起来后,对他们说:我看这样吧,你们先在我家住下。

你们与我家仁儿和燕子差不多大,肯定玩得来。

随后,陶金、陶玉跟着陶雄来到了他家。

陶雄家有八口人:年过半百的父母、陶雄夫妇和四个小孩。

老大是男孩,叫陶仁,比陶金大一岁。

老二是女孩,小名叫燕子,与陶玉同年。

老三也是女孩,叫玲子,8岁。

最小的是男孩,4岁,叫陶义。

晚饭是一大锅红薯稀饭。

陶雄知道金玉兄妹这天滴米未进,就让他们先吃。

实际上,陶金兄妹头天也只吃了一点点。

实在饿极了的他们,众目睽睽之下,很快就将陶雄一家人的晚餐吃掉了一半。

陶雄的婆姨见此情景,眼圈一红,眼泪不禁流了下来:这对兄妹太可怜了!然后起身走进厨房,又去煮红薯稀饭了。

第二天,吃过早餐,陶雄就带着陶金、陶玉出了门。

找到昨天那几个村民后,就一起到了族长陶天佑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