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安全(2/3)

荀子自问见多识广,可也看不出此剑材质及其造剑工艺。

“若是重排剑谱,此剑可为天下第二。”

荀子说了一句,嬴慎也不以为意。

天下第一的剑只有一把,也只能是那一把。

“公子后遇到他,尽量避免出剑。”

颜路提醒了一句。

嬴慎点点表示理解,看卫庄的样子就知道,这些个剑客对一把绝无仅有的好剑到底有多渴望。

哪怕这把剑只有自己能用,可不是谁都会信的。

是个都会想,万一自己能用呢。

虽然自己因为嬴政之子的身份一些亲近大秦的势力不敢明面出手,但借刀杀或者遇上一些亡命之徒可就未必了。

嬴慎的武功还没高到可以无视天下的阶段。

这,终究是个以剑说话的世界。

收剑回鞘,嬴慎坐回桌边,准备说正事。

“不知荀夫子如何看待纸?”

来了,颜路看向荀子,荀子在,做主的就是荀子。

“天下士子之幸。”

这话嬴慎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可现在……

摇了摇,嬴慎知道荀子还在试探自己,也不再卖关子:“昨之前,慎也认为纸乃为天下士子所造。”

“但今,慎以为纸张当可惠及万民。”

荀子不由得点了点,嬴慎的成长非常快,明悟自己的心意后,已经能着眼天下而不单单只是算计着士子。

“公子意欲何为?”荀子虽然已有计较,但还是想听听看这位公子慎的想法。

“我欲说服父皇,寻一地作为试点,将大秦律法拓印于纸上,派遣识字之,于一旁为目不识丁的黔首解说大秦律法。”

大秦的法律严苛吗?

那得看你怎么想,很多法律虽然规定比较严格,但实际遵守起来不难。

虽说未来嬴慎有重订律法的想法,可现在不是还没有那种能力吗,只能退而求其次。

至少,用“失期当斩”当借的大泽乡起义,得先从源给他们灭了。

虽然秦时大泽乡起义好似另有原因,可因为被别蒙骗而起义的况自己还是得想办法从源掐灭。

别说历史,秦时都没有“失期当斩”这回事,完全是被曲解了。

“另外,上次提及的藏书,慎可自己做主,将一批纸张以及印刷机借与儒家重新拓印以便保存儒家典籍。”

“公子需要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只有在梦里才有,荀子还是很清楚的,白送的才是最贵的。

“慎欲创办一物,需要儒家众帮忙。”

办什么,当然是报纸拉。

掌控舆论的利器,没会不想要。

这件事虽然还得经过嬴政的首肯,但嬴慎并不担心嬴政拒绝,因为嬴政最终肯定会是幕后的大老板。

而且现在看得懂的基本都是诸子百家或者原诸国的知识分子,想要真正普及百姓,还得用上一些小办法,儒家别的不多,就是多,刚好可以用用。

虽说清楚嬴慎所说之物定然不简单,但荀子没有拒绝。

这已经是这一趟最好的结果了。

而且荀子跟嬴慎虽然都没有明说,但彼此都有默契。

儒家跟嬴慎会在嬴慎不忘初心的况下合作,但儒家别想利用嬴慎做什么,嬴慎在事结束后也别想利用儒家做什么。

当然,张良除外。

张良对于秦国的恨意,荀子也没什么好办法。

而且嬴慎未来要面对着的不单单是张良,而是所有反秦势力的攻击。

没有任何一个反秦势力愿意看到大秦变得更好更强。

嬴慎就算是刚刚开始为大秦查缺补漏,但是会注意到他的绝不会少。

等候着嬴政死去的可以接受一个想要表现的公子。

但接受不了一个在抹平大秦伤疤的公子。

更别提荀子一直怀疑,这位公子慎只怕还有很多东西没拿出来。

以前或许沉溺于谋算计的他会有顾虑。

但现在的他,未必没有那个胆量拿出来。

-------------------------------------

荀子的想法嬴慎是不知道的。

嬴慎此时其实也在思考着,对于要拿出来的东西的顾虑。

对于让大秦变得更好,嬴慎肯定是这么想的。

但内外的威胁存在,让嬴慎不得不多些考虑。

最关键的是,自己没办法从根本上改变大秦,因为自己不是嬴政,没有他那样的权利,就算未来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也得一步一步来。

一次吃太饱可是会撑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