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小人物的悲剧(1/2)

听到“三圣保佑”这个词,朱达身边的年轻差和家丁有些发懵,朱达却听懂了,开说道:“你们去远处守着,我单独来问。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身边一虽然不明所以,可还是向着远处散去,不过也能猜到几分,这个孙五的身份恐怕不简单。

都走开了,朱达冷笑着说道:“居然是老白莲的,这是跟着鞑子一起回来的?”

“老爷你”孙五没想到朱达能说出来历,恭顺自责的态度都被这惊愕冲,瞪大了眼睛看着朱达。

所谓“三圣”是说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三位佛门圣,而把这位合在一起念诵的教派就是白莲教,还是最老的一派。

蒙元中期,在城池和繁华市集出现了这种供奉三圣的经堂,由讲经道主持,收取供奉经营产业,并且世代相传,实际上和子孙庙没有太大区别,是可以带来富裕生活的一门生意。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开始出现了各个目的的支派,并且随着蒙元统治愈发严苛虐,这些支派开始秘密活动组织造反,红巾军许多领袖就是白莲教出身,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如此。

当大明建立之后,白莲教并没有消散,反倒被各种有心利用起来,有的是利用敛财,有的则是妄图造反,结果就是朝廷官府对白莲教的全面查禁,在这样的形下,原本自称为白莲教各个派系或者转地下,或者改换面,什么无为教、闻香教、罗教,大成教之类,这类民间教门本就在玄学和思辨上极弱,随着改换面,仪轨和教义开始有了大变化,从最开始的信奉三圣变成了尊奉弥勒和无生老母。

分辨各种教门,怎么和他们打道,朱达和周青云都得到了很完备的传授,教授他们这些的不光是袁标,还有当年秦秀才能找到的各色等。

原因也很简单,教门是最不好惹的势力之一,这些被官府查禁的教门本就无法无天,行事诡秘不说,还有足够的力和财力,又不怎么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对上的话会相当的麻烦,能避免要避免,不能避免要想着怎么解决。

常说“三圣保佑”的这一支白莲教倒是没有改换面,对内对外一直是自称白莲,但这一支和其他教门有所不同,他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是半合法的流传,一般都是以观音堂之类的名目,而北边这支则已经被查禁了三十年,起因倒也简单,无非是煽动百姓作,但查禁之后这支有相当多的教众逃到了原上,受蒙古各部庇护。

这等形放在朱达记忆中那二十余年,就是“促进文化流”的盛事,但在这个时候,这些老白莲的教众就有意无意的成了蒙古各部的帮凶,比如说派出探子,比如说在大明西北边镇传教招揽信众作为内应。

所以孙五说出“三圣保佑”,立刻让朱达判断出了来历,但四个字等同于杀的罪过,这孙五就这么说出来也是让朱达愕然。

“说说吧!”朱达的声音很冷,他自觉的已经想清楚因果了,这个孙五的确该千刀万剐。

跪在地上的孙五沉默了一会,身体开始颤抖起来,借着火光映照能看出他的泪流满面,想要开却说出不出话来,只是拼命的抹去脸上的眼泪。

“我对不起乡亲,对不起三圣保佑,我该天打雷劈,落地狱被火烧万年”

“香主召集大伙,说是总坛那边传下号令,要用法力让鞑子在大同这边造杀劫,灭外道,做大功德”

“当初我教门就是为了给乡亲们治病,可这是要丧尽天良,一同信教的还有撺掇我一起发财的,说这个机会,正好冲着大户下手”

外地很难在封闭的村镇内存留太久,老白莲北支所用的渗透法子就是培养本地土著作为信众,然后再安排真正的教徒来这边,以师徒为表象,彼此掩护相制,当然,进教门之后,会渐渐被洗脑,开始忠于教门,和亲同乡越来越疏远。

孙五的师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懂两手不是巫术的医术,虽说对在原上的白莲总坛忠心耿耿,但在这次召集前却病倒了,让孙五一个去了。

原那边传下的命令是让各处的信众做向导,把这次的“杀劫”做到全面,孙五却打定主意回去报信,带着全村的百姓去逃难。

等回到村子之后,孙五和同村百姓说了这个事,可这件事太过骇听闻,根本无愿相信,毕竟是要抛家舍业,要说这孙五平里治病救,在村子里的威信很高,本以为说了之后会有很多跟着走,却没想到被质疑、嗤笑和谩骂,说是脑子坏了失心疯了。

“到最后我没办法了,我想着要不和乡亲们一起死算了,要不就背着我师父先逃,我师父,我师父他从炕上爬了出去,在村子里赌咒发誓我说的是真的,用碎碗划开了自己的喉咙”

孙五的师父来到这个村子二十多年,收孙五为徒十几年,对原上的白莲教忠心耿耿,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做出了这样的行为。

这位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