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劝服(1/2)

“闻何少卿来投,之惊喜旁可未必晓得……以我看来,得何少卿一,胜却千军万马矣。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次何稠眯了眯眼睛,并没无得意,这样的话他听的多了,而他的本事确实也胜却千军万马,只要给他足够的力物力,几乎没什么他做不到的事

可他还是抱拳谦逊了一句,他所好的还是对方想让做什么。

则继续道:“少卿有宗师之才,不让于古时诸子,然诸子百家皆有典籍传于世上,才得流芳千载,至今还闻诸子之名……我冒昧问上一句,何少卿可有著述供瞻览?”

儿这次是闭紧了嘴不说话了,他倒是零零碎碎写了一些东西,可怎么说呢,他在旁处天赋绝佳,只在文章一事上颇为笨拙。

想要写点东西,还不如让他画一些图纸或是直接动手来做呢。

而他又不愿自曝其短,外加敝帚自珍之心作祟,到了这么大把年纪,想要著述成册并流传开来,希望已是颇为渺茫了。

这算是一下捅在了他的痛处上,老儿心里很不满意,遂用沉默来代替反抗。

不管这些,继续捅啊捅,“我还听闻,孔子有七十二门徒,墨子徒众可成军旅,何少卿有徒几何?”

何稠有点目瞪呆的看着李,心说,你倒是真敢比,咱也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听过的见过的也是不少,可从来没敢拿自己或者旁跟这些古之大宗相提并论的。

诸子百家,各成一派,可有名有姓的其实就那么几个。

孔孟,老子,鬼谷,墨子等寥寥数位。

他有点坐不住了,这话要是传出去,眼前这位也许不当回事儿,他何稠还要脸呢,可不想晚节不保,沦为他笑柄。

他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就是一礼,“万望将军慎言,何某身有小技,浅薄之极,不敢与相较。”

笑了,“坐下说话,没什么敢不敢的,古之学若无后添砖加瓦,怎能行于世上?能开一派之先河者,自是惊才绝艳,可也不必奉之为明,对了……工匠们皆奉公输为祖师吧?”

儿坐下,听的一愣一愣的,当然,这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晋末战以来,量产的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将军,诽谤上那些先师几句,还真不能说有多大的事

这又说到了鲁班,那可是开工之前大家都要祭拜的一位祖师,和明其实也差不多了。

儿有些急了,用后来的说法,他是个数学家,建筑学家,地质学家,水文学家,天文学家,甚至对蛇虫鼠蚁也有研究,算得上是个生物学家。

而且,他和这个时代大多数门阀子弟一样,读过不少书,还领兵征战过,多才多艺的一塌糊涂。

当然,这是有着时代局限的,搁在后来几乎没能身兼多职到这种地步。

而局限之一的表现就是,这位还很迷信。

听到李说起鲁班,当即就不敢让李说下去了,“将军有话尽管直说,老朽洗耳恭听便是。”

也不再废话,笑道:“前自有前的际遇,后也有后的活法,在我看来,您身负绝世之技,不让于古,何不广收门徒,将一声所学付之于著述,久必自成一家,这可是千载之名望啊……”

馅饼画的有点大,差点把老儿给砸晕了。

心动吗?那自然是心动的,名垂千古的事,这年会不心动,尤其是读过书的,而何稠也只是著述不成而已,并非是不想在身后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广收门徒也意味着扬名之始,这显然是相辅相成的一件事

官位和这些比起来,那就非常的渺小了,官位只能逞一时之威,著述和徒众则意味着千古事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可话说回来,老儿岁数不小了,也不知自己还有几年活儿,画卷虽美,可热血上的事与他已是无缘。

稍稍激动过后,就狐疑的看向李

好像能看穿他的心思,带着诱惑的劝着,“何少卿不必相疑,诸来投,谙于军事者,我必让他领兵于军前,熟于政事者,有治民之官虚位以待。”

“还是那句话,何少卿之才难尽,岂非可惜?我愿成之美,扬少卿大名之外,呵呵,世间贤达闻之,知晓我求贤若渴,定会蜂拥而至。”

“哦,对了,河东王绩您应该知晓吧?他来晋阳投我,如今正在家中闭门著述,什么都不用理会,一应所需,自有我总管府来承担。”

不管怎么劝说,对于何稠来说,这都是个比较艰难的决定。

而且,这也确实有点出意料,不用他的工匠之术,却要让他著述收取门徒,这里面的图谋他能体会到一些,在对这个年轻不图眼前之利的野心和远见悚然而惊之外,他也确实是有些心意动摇。

相互成就之事,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