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节 谋夺旅顺(2/2)

,这些便宜了满清实在可惜,辽东的也不少。几年后进军朝鲜、山东、北直隶,旅大就是一个很好的战略节点。我们现在的战略节点都偏南――济州岛的纬度其实和江苏差不多。”

“我们说得热闹,现在旅顺可还在东江军手里。”

“拿下旅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薛子良说道。

“没错。”王瑞相说,“但是旅顺现在可有个黄龙。我们要打旅顺,黄龙是非死不可了。按照历史他是满清城的时候自杀的,也算是一条好汉。死在咱们手里有点难看……”

黄龙虽然治军无甚亮点,但是“忠烈”二字还是当得起的,真要死在伏波军手里,不少元老在感上是难以接受的。

“不要紧,”黄骅说,“这次登州叛,虽然孔有德没能降清,但是东江诸将中未必没有想走这条路的。他们和叛军纠缠太,只要朝廷追究,只有叛变投敌一条路可走。”

“要是朝廷不追究呢……”薛子良觉得这太虚幻了。

“那咱们就推一把,让朝廷好好的追究下。山东这次死了这么多,牵扯至的东江诸将能这么容易洗白?”

“其实黄龙的生死并不是主要的。”王瑞相说,“关键是我们要捧孙元化的派系。”

孙元化在登州之之后虽然暂时还是“留任”,但是他即已经革职,纵然有对外报局和他自己的活动,能否留任还在五五之间。万一他不能留任,在新巡抚就任前,元老院需要在当地扶持一个“自己”。

原先跟随孙元化的“登州基督徒小集团”中的大多数是不合适的,特别是文官。虽然在元老院的帮助下他们都洗刷了“陷贼”的污点,但是“失地”这个罪名是逃不掉的。即使罪减一等,不被充军流放,革职、贬职都是少不了的。

相比之下,原登州镇副将张焘的希望最大。他虽然已经被革职,但在莱州保卫战中“立功”,而且前不久又第一个“突”登州。收复登州,阵斩李九成的功劳如今都算在他名下。

明末由于战不已,朝廷对武将倚重,武将有了军阀化的趋势。为了驱使武将卖命,过去重文轻武的风气已经有所改变。只要能打仗,就算有些罪名被革职的,也容易就能得到起复,甚至进一步升官委以重任――左良玉等几次惨败革职,都是很快就复职,继而又升官的。对外报局从北京得到消息,张焘复职参将已经指可待了。只要对外报局再做些运作,他升任登州总兵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黄龙在旅顺就是一个空降部,除了自己手下的亲兵家丁之外,他实际在东江只有盟友,没有真正能够随时驱使调动的部下,有相当一部分东江将领十分敌视这个空降部。所以黄龙守旅顺是个死局。满清一旦进攻旅顺,黄龙必死无疑。

旅顺一旦失陷,东江立刻就会象历史上那样陷崩盘的边缘。东江虽然长期受困于敌后,并不受待见,好歹也是朝廷每年几十万钱粮养活着的军事重镇,一旦彻底完蛋足够震动朝野的。

这个时候,张焘如果能够英明武的率领“孙元化练得登州新军”――当然实际上是北上支队的马――收复旅顺,来个第二次金州大捷,不但张焘继任登州总兵不成问题,孙元化留任亦有相当的可能。

派遣军司令部现在打得就是这个算盘:东江一部叛变-清军进攻旅顺-旅顺失陷-明军反攻-收复旅顺-吞并东江余部。在这个循环之后完成实际控制旅顺,吞并东江的最终目的,同时将原孙元化系统的马捆在元老院的战车上。(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