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舞月扬】3(2/25)
与前山军寨刁斗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相比,却也是相映成趣。
天都山这个弹丸之地,对于西夏和宋朝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当然对于宋朝来说,大多数却是苦涩的。
而对于西夏来说,天都山就代表着他们李家王朝的发迹史。
西夏每次发动战争,都要在天都山点集
马,议定攻击方向。
从李德明攻吐蕃开始直到李元昊时代好水川、定川寨,几十年间天都山见证了党项族征战四方,称霸河西的历程。
宋朝元丰西征时,熙河路主帅李宪会同吐蕃首领董毡,力战收复河西重镇兰州,随后兵进天都山,一举攻
天都寨,放火将这个夏主行宫几乎烧成白地,为宋朝狠狠出了一
恶气。
但之后由于泾原路主帅高遵裕嫉贤妒能,排挤猛将刘昌乍,终于坐失灭夏良机,至有灵州之败,数十万宋军功亏一篑,而天都山最终又被西夏夺回,西夏终于从亡国的
影中顽强的挺了过来。
可以说天都山和大漠
处的地斤泽一样,都被西夏视为福地。
而历代镇守天都山的,都是西夏国中的名帅重臣,其中最有名就是党项八部之中赫赫有名的豪族野力氏。
从古至今,野力部在党项部族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部,尤其是元昊时期,野力族更是
才辈出,权倾西夏。
野力余乞、野力旺荣兄弟等都是一时
杰。
元昊正是用了此二
之谋,才有好水川之胜,后更娶了野力余乞之
为后,而野力余乞镇守天都山,麾下
兵数万,号天都大王,权威一时无两,那时也是野力氏最强盛的时期。
不过后来野力氏兄弟为仁宗朝名将种世衡设计诛杀,骗得李元昊自断臂膀,野力氏被迁往夏州弥陀
,改镇勇军司,野力氏从此便一蹶不振,虽然还是世族豪强,但是再也无复当年之风光。
而新起之仁多族等新贵,以有后来居上之势。
此时,勇军司统军野力名荣正站在后山石窟群像前,毕恭毕敬的看着身前那仔细端详着庐舍那大佛石像的
。
能让他风尘仆仆从夏州赶往天都山的,只有西夏的最高统治者。
在他身侧,数以百计锦袍铁甲的御围内班直侍卫持戟合戈,侍立周围。
而这
身后十余名西夏重臣大将,各个也都是亦步亦趋小心翼翼。
毕竟眼前的这个明艳威严的
,是当今天下最有权力的
之一,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的亲生母亲,小梁太后。
作为西夏重臣,野力名荣自是清楚现今西夏是梁氏专政,但是他并不具有他的先辈野力余乞那样的才能和抱负,不管是谁专政,只要西夏的国主名义上还是姓李,他便还是本本分分的做西夏的臣子。
在他活着的时候保持住野力氏在党项各族中的地位,并且安安稳稳的
给下一代,做一个武将该做的事,这就是他的
生目标。
至于嵬名氏和梁氏之间到底有什幺纠结,他不打算去掺和。
西夏的权力斗争向来都是血腥而残酷的,搅得过
有可能把自己的身家
命给赔进去。
况且,梁太后和当今国相梁乙逋他们兄妹之间的龌龊,现在已经明朗化了,此时梁太后身侧的重臣之中,赫然竟有韦州静塞军司都统军兼领左厢六军司仁多保忠,西寿保泰军司统军嵬名阿埋,栩卫马军司副统领兼御围内六班直统领妹勒都逋,灵州翔庆军司都统军兼领兴庆府卫军叶勃埋等
在列。
妹勒都逋和叶勃埋乃是梁太后心腹,分统御围内六班直和兴庆府卫军,太后出行自要随驾,但是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埋乃是出名的国相梁乙逋的政敌,此时却出现在梁太后的身侧,而梁乙逋却不在,其中之意已是不言自明。
任何稍有政治嗅觉的
此时都不应轻易表态,野力名荣早就打定主意,待会儿除非太后问到自己,自己绝不轻易开
,祸从
出,金玉良言啊。
太后,国相有表上奏。
一名内侍手捧奏章,跪下捧至
顶。
又是要求领兵的吧。
梁太后不屑的冷笑一声,拿起表章看了一遍,国相奏称愿领兵出征,言本宫万金之躯,不宜轻离兴庆府,以使天下疑惧,不知诸公如何看法。
太后,臣以为国相其意虽忠,然见识却有限。
东朝凶
,犯我韦州,此时正宜兴兵问罪。
太后以国母之尊亲自点兵,正可鼓舞军中士气,使东朝知我不畏强
之心。
且国相所领右厢诸军司非与东朝接壤,点集兵马运转千里劳民伤财,此非太后
民之道。
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埋抓住机会连连进言,他们早知梁太后的意思,此时不下猛药,更待何时。
太后……国相典兵
久,久做威福,军中只知有国相不知有太后,常此以往,非朝廷保全老臣之道,亦有伤太后之名。
太后请三思。
在场的几乎全都是梁乙逋的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