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舞月扬】15(8/11)

作为合格的将领,不只是要运筹帷幄临阵指挥,同时不择手段的维持部队士气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尽管他自己也没底,但是他的面上还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太尉,援军莫非真的出事了?周围的将校面色都不好看。

小挫而已。

王恩,种朴等辈皆是勇武多智,手握数万锐,实力雄厚。

再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偶有小挫损个几百兵不足伤筋动骨。

我不是怕他们不来,而是怕他们来。

他们不来援,反而是好事。

太尉何出此言?西贼势大,阵容严整,他们那几万兵便是来了,也未必济得甚事。

而我城内有多了几万吃饭,粮必定不足持久,反倒坏事。

他们不来,在外围牵制西贼,甚至可抄掠贼境,使西贼不能全力攻我,更为划算。

若是我用兵,必放援军,然后围而灭之。

故此西贼以俘虏示我,我反倒放心了。

这说明援军还在外围未曾

若是援军真的受了大创,西贼拉出来的俘虏必然比这要多得多。

众将听了,将信将疑,但是也不会蠢到自军心,都点称是。

郭成趁热打铁,又拿出二封书信来,说道:此乃王总管遣使传书,言前攻东山之事,我军小挫,折了数百兵马而已,如今数万大军仍在古壕门一带同西贼十万马对峙,另镇戌军亦有传书,言章帅在渭州亦调集锐兵马八万余众北上,十之内便可熙宁寨,到时候渭州大军一到,与古壕门并力夹攻,何愁西贼不!?诸君可以看看。

众将多是文盲,大字不识,种建中便将这封信拿了读给众将听,故意读的大声,好让周围的士兵们也听见。

果然场面气氛好转了不少。

虽然种建中怀疑这几封信根本就是郭成捏造出来的,但是他不会蠢的提出质疑。

这时连他自己都需要一点希望来维持信心。

或者说,他希望郭成这个谎言会突然迹般的成真,这个时候,宋军是非常需要迹的……时值中午,漫山遍野的西夏兵马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整个战场,狼烟动地,旌旗蔽天,养蓄锐好几天的西夏河内劲旅,终于出现在战场。

数以万计的将兵列阵十余里,黑压压一眼望不到

西夏太后梁氏和十六岁的夏主李乾顺的御撵车驾,在数千名御围内班直的拱卫下,再次出现在先前的那个视线极好的高坡之上。

黄罗伞下,枪戟如丛林,身着锦袍铁甲的御围内班直侍卫各个抖擞彪悍。

而他们的新任统军,年仅十四岁的后生晋王李察哥,身穿乾顺御赐的名贵犀甲,手持宝刀,肃立于阵中,身旁旗牌官中军官都是四十好几的壮汉,但是对这个年纪还不及自家儿子大的小上司,却一点也不敢轻慢。

别看这小家伙年纪不大,但是在沙场之上却当真不可小看,挥刀砍直如砍瓜切菜,一点不手软。

而且权威严厉,聪明机敏,有犯了军法说罚就罚决不含糊,不要妄想能欺瞒于他。

才过了三天,吃他军棍的已经超过三十,二掉了脑袋,一时御围内班直的军纪成为诸军之冠,无敢在他面前放肆。

乾顺和梁太后坐在御撵之内,身穿名贵的狐裘抵挡寒气。

乾顺哈着暖气,面色兴奋,好象个搬不倒骑兔子没个稳当劲儿,颇有些手舞足蹈之势。

而群臣则目不斜视,梁太后皱着眉看着儿子,暗中拉了拉他的袍子,乾顺才坐下。

这时嵬名阿埋自坡下而来,察哥亲出拦下,亲自验过御令,才抱拳放行。

嵬名阿埋心中虽有不悦,但是知道此子乃是太后扶植的,无奈之下只能暗道一声后生可畏,便至御驾前施礼奏秉,言说各军已然齐备,只待陛下降旨。

乾顺依旧是那样的不稳当,听得嵬名阿埋说完,便迫不及待的又跳了起来,不过总算还是记得母后在侧,转身对梁太后说道:母后,嵬名老统军亲自指挥攻城,母后便下旨全军进攻吧。

梁太后眼见儿子如此不稳重,也只是叹气。

站起来,威严的扫视着众臣,所有都跪了下来。

拔剑出鞘,高喝道:我大夏虽马上立国,然亦知纲常。

吾侍东朝恭顺,称臣结盟从无背盟,东朝却一再背盟相,屡兴无名之师犯境,试问我大夏何罪之有?如今东朝凶狂,吾等岂能坐以待毙?此战我大夏空国而出,万众一心必克东朝!此战能有先登者,士卒立拜将军之位,将官立刻封侯。

城内财货,任其索取!凡临阵退缩者,立斩!传令诸军,全力攻城!梁太后说完,将宝剑一举。

震天鼓角响动,无数西夏将士发出呐喊巨,仿佛海啸一般惊天动地。

众臣高呼兀卒威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