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三十三)即席成篇(6/10)

文景忙放下面盆,扯起围裙擦干看作文时淌出的泪水,迎了出来。

海涵虽然个子长高了,那张脸却还是小时侯的娃娃脸。

文景控制不住内心涌动的亲情,旧泪痕未干,新的泪珠儿又在眼眶里打转儿了。

叫一声“海涵”上前来就想把失而复得的儿子拥入怀中。

但是,海涵只是客客气气地应了一声,一闪身就回了自己的卧室。

文景远远地失地望着海涵。

孩子正呆板地解开自己的书包,机械地摆弄着学习用具,不肯抬头与文景对视。

十四岁的男孩儿有思想有主见了。

虽然文景还没有看完那篇作文的全部,也知道海涵恨父母无视他的存在,不把儿子当回事儿了。

文景追悔莫及,负疚地退回到厨房内,继续弄饭。

没想到与海涵叙旧的良好愿望顷刻就化为泡影了。

三个妈妈统统令海涵失望,海涵便不相信母爱了。

唉,孩子还小,怎能理解大人之间的恩怨呢?不能解说的痛苦和委屈,再加上劳累和饿过了头,使文景几乎难以承受这生活的戏弄;她感觉头晕眼花,自己的生命被折腾得非常虚弱了。

再稍微加一点儿压力,就会病倒起不来了。

好在海容还在做不懈的努力。

她把妈妈带来的瓜子、花生等零食,统统搬到哥哥屋里,戏逗哥哥吃。

文景也通过一道窄窄的门缝儿偷觑着,以哀求的目光望着儿子。

只见海容将剥开的花生、瓜子一股脑儿塞在哥哥的嘴里,男孩儿终于开始咀嚼了。

这使文景的心情多少好受些。

转念想想,你爱孩子疼孩子,又体现在哪里呢?从离婚之后,既没有给娃娃买过一分钱的东西,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看他,也难怪孩子对自己失望呢。

即使在今后,海纳的性命都难保,你又能给海涵分出多少爱呢?孩子不愿亲近也罢,省得刚热起来又凉下去,让娃儿再一次失望。

饭好了。

经过千呼万唤,海涵终于磨蹭出来,与文景、海容坐到同一张圆桌旁。

文景问:“记得过去我们一家子吃饭的情景幺?”海涵说:“记得。

”文景问:“合锅面好吃幺?”海涵说:“好吃。

”文景问:“平日自己会煮速冻饺子幺?”海涵说:“平日爸爸不怎幺花钱买高级食品,只给留馒头、米饭和咸菜。

”做妈妈的客客气气地问着,做儿子的不动声色地回答。

仿佛不再有足够的热情能点燃昔日情感,很难再唤起母子之情了。

尽管如此,文景已经很满足了。

饭后,两个孩子自觉回到海涵的房间去完成作业。

文景洗罢碗又急忙洗孩子们换下的脏衣服。

海涵的衣服上墨迹斑斑,俨然象个不拘小节的读书人了。

想起这孩子的文章通通顺顺、意思表达得非常准确,文景又自觉慰藉。

听见兄妹俩在那边嘀嘀咕咕地研究问题,相处很是和谐,做妈妈的脸上又绽开了笑意。

饭前那张苍白的面颊上也出现了丰润的红晕。

刚刚洗了头遍,正换上清水要漂洗二次,客厅的电话铃响了。

文景以为是赵春怀打回来的,便有些心慌意乱

故意将衣服提起来按下去,弄得水哗哗响。

并不去理睬那电话。

“妈妈,找您呢!”客厅里传来了海容的声音。

电话是货运室丁大有打来的。

他说小齐已将话捎到了。

他们想约文景一起去吃顿便饭。

顺便与几位哥儿们聊聊文景目前的困境,发动弟兄们伸出援助之手。

这消息让文景既意外,又感激。

心中产生了一线新的希望。

小丁说一会儿就派车来接她,文景便慌乱了起来。

海容看得出妈妈要离开了,再没心情写作业。

陪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搭到阳台的晾衣架上,就看妈妈打点给自己的衣物。

文景想起海涵说的爸爸平日不怎幺买高级食品的话来,心中不免感念起赵春怀的好来。

那所谓的高级食品(速冻饺子、火腿肠和罐头)显然都是冲着给海容补身子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