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三十七)异乡异客(5/7)

逗得严肃的欧亨利都笑呢。

告诉海纳当然是两腿走哩。

”那女士又以宽心话劝她。

“章牧师好!师母好!”台阶上那对男女向他(她)们打招呼。

文景这才知道她这两天一直栖息在牧师家。

经过牧师太太的介绍,那对天使似的男女又热情地把文景领了进去,口口声声称她为陆姐妹。

※※※

参加过一次教友聚会后,文景就被安置在匹兹堡中国教会居住。

这个教会规模很大,除了高耸的教堂,宽敞的读经室、阅览室、厨房、餐厅、幼儿活动室、库房以及圣职人员的寝室、卫生间样样俱全外,还有几间空房子专供无家可归的人临时之用。

文景与来自中原的一位赵阿姨同住一室。

赵阿姨是来此地探望女儿的。

女儿在当地一所大学进修,女婿做博士后,由于收入有限,女儿所租的房子很窄逼

女儿就给赵阿姨在教会找了份打扫卫生的工作。

礼拜日教友聚会(查经、传道或主日团拜)时,她还兼作幼儿室的看护。

另外,教会里还住着一位来自东南沿海的姓郑的农民,据说他是由“蛇头”组织偷渡过来的。

在美国举目无亲。

更没有合法身份。

为了不被移民局的人发现,他总是昼息夜出,落落寡合,与人交言接舌。

这天晚上,老郑的屋子里叮咚一响,赵阿姨就耸了耳朵听,并对文景说:“又拾回破烂来了!教堂是什幺地方?上帝降临的圣地。

让他糟蹋得臭烘烘的!”赵阿姨戴着老花镜,正在灯下给她的外孙女编一个中国结。

“什幺破烂?卖多少钱?”文景忙问。

她双眼一亮,竟有些心驰往。

在教会里,她得到的捐赠最多,除了她和海纳穿的一大堆衣物外,教友们还捐了她五千美元。

但她还是迫切想找一份儿工作。

一来是她的天性就崇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二来住在教会就得参加教会的活动,听布道、唱圣歌。

还被定为“慕道友”的身份。

这让她心里很是别扭和忐忑,说不出是害怕什幺。

“易拉罐、废报纸、空油瓶都有收购处,可卖不了几个钱!”赵阿姨说。

“你可别去干那些!我让我女儿给你打听打听,最好是做全职保姆。

一个月赚一千多美元,合人民币万把块呢!”

“唉,住在这里已经四、五天了。

”文景叹气道。

“没关系!”赵阿姨手里的红丝线结了个疙瘩,就让文景坐在她身边帮她解。

“这教会就如同咱中国的红十字会,就是一种社会救助单位。

那章牧师和师母的心啊,纯朴、善良得象菩萨奶奶

一天价就是讲奉献、讲宽容、讲救助。

你不住这里,还会有更垃圾的人住过来的……。

“咔——啦”一声,那偷渡客的屋子里又传来吓人的声响。

这空旷的教堂、寂静的走廊对任何响声都具有传导和放大的功能。

“哼,这老郑!听说还当过村干部呢!说人人人!也偷渡!——可惜上了蛇头的当了!”赵阿姨听听再无动静,就絮絮叨叨议论起来。

“说不准他也有什幺大难处哩。

”文景低头沉思道。

赵阿姨说话的尖刻叫她很不舒服。

想想吴庄的一把手和春玲都搞了传销,文景便对老郑的偷渡抱宽容的态度了。

交了蛇头五万元人民币,蛇头答应说到了美国帮他找一份儿工作。

在海上漂流了个把月,吐得昏天黑地,几乎送了命。

头看他气息奄奄,一到海岸就扔下他偷跑了。

……”

“他一个农民,蛇头能帮他找到什幺工作呢?”文景问。

她牵心挂肚的是找工作的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