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之魔王的游戏(4修)(8/12)

她想起刚过的三关,嗯,那显然都是别人淫她而不是她邪淫人

没错,女生本来就不可能邪淫的。总之自己这个居士还是勉强合格的。

林慕予:小师傅,请问您是?这里是?

小和尚:如居士所见,这里是人间寺,小僧法名凝渊,系本寺知客。女施主

初来乍到,就让小僧带居士游览敝寺烧香礼佛,不知居士意下如何?

林慕予察觉对方态坦然,又是出家人,当不会再寺中对自己这个十四岁的

女有何非礼之举,于是欣然道:那就太好了,感谢小师傅盛情,但我并没有随

着携带香火,不知方便否?

凝渊:瞿昙无量,女施主心香一瓣,又何必在乎香火这种小事。礼佛在心性

不在香火,世人顽鄙,常施香花贿佛以求庇佑,岂止佛菩萨岂会贪图这点钱物。

女居士开口便提香火,却是把我人间寺看得小了。

听到一名小小的知客僧便有如此见地,林慕予连忙道歉称是,内心却对这座

寺院多了几分钦佩和亲近之意。

凝渊将林慕予延入寺门,一般寺庙的惯例,进门之后当是大肚弥勒的佛像,

林慕予想这里自然也不例外,但眼前的佛像却与一般的弥勒佛有很大不同:常见

的弥勒佛坐在地上,这里的佛像却半蹲着,普通的弥勒佛肚子圆滚滚,这里的佛

像肚子软塌塌,上边的赘肉层层叠叠。

不过当林慕予将目光移到了佛像的脸上,才知道刚才这都还不算什么——普

通的弥勒佛是开口大笑,这里佛像的笑,却带着无限的谄媚之意,表情活像一个

五十多岁的老油条奸商。

林:这弥勒——弥勒佛——凝:施主,您仔细看,这不是弥勒佛。

林定睛一看,佛像旁边写的却是&“ 谄笑佛&“ 三个字,并附有一幅楹联:皮笑

镇山门如如不动,面谄护佛土处处圆通。

林:谄笑佛?我怎么从没听说有这位佛?

凝:女居士第一次来有所不知,小僧就长话短说了吧,人间寺中所供养之佛,

皆为真佛,而不像普通的寺庙那样尽奉伪佛。

林:啊。

凝:女施主或观谄笑佛形容猥琐,不似普通寺院大腹弥勒那般冠冕堂皇,却

不知谄笑佛乃是人世实相,至于弥勒佛,说好听点是对人间的妆容美化,说直接

点不过个欺世的幌子。

林:我不明白,小师傅可以详细解释么?

凝:居士可否告诉我,世俗寺院供奉伪佛弥勒于山门,有何寓意?

林:大概是劝导人们笑口常开,诸事不萦心不挂怀,佛教又称为释教,正有

放下的意思。

凝:施主受鸡汤毒害可谓深矣。我请问施主,事情真的存在放下吗?事情

已发生它的影响就会永远存在下去,说什么放下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自欺欺人,你

拜了笑口常开的佛像,难道自己就真的能够笑口常开吗?

林:那又能怎么办呢?人们毕竟受到伤害之后需要心灵的安慰。

凝:鸡汤总在鼓吹改变人对事情的认识,而关键其实在于改变事情的本身。

这句话让林慕予隐有茅塞顿开之感,的确,人需要的更多不是自我安慰,而

是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的方法。

凝:只可惜世俗大众只需要一个美好的空口许诺,他们既无心洞悉世间实相,

亦无力掌握真实改变自己生活的法门。

林:那么谄笑佛的法门是如何呢?

凝:一谄字。天地之间,一谄而已;能谄者生,弗谄者亡;善谄者利,

不善者害;好谄者主,恶谄者客。

林:谄有这么重要吗,可为贵寺开宗明义?

凝:其实道理也并不难懂。人最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私,为了自己的面子、虚

荣而拼争,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人,俗人的最终意愿无非凌驾他人之上,

然而谄笑佛却反其道而行,谄笑佛的哲学就是&“ 为了他人的哲学&“.林:什么叫做

&“ 为了他人的哲学&“ ?

凝:您是爷,我是孙;您是大,我是小;您是人,我是犬;您是对,我是错;

您什么都好,我什么都不好。总之,如果人们都能在心中放下自己而放上他人

人间自是佛国乐土。

林只觉得其中藏有诡辩,不及细思,却随凝渊步入后边的天王殿中。天王殿

里没有对联,只在地上插着一个牌子,上言:&“ 天王圣,不可侵犯。&“ 但观四

天王的形容,却很难和圣威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