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催命鬼(2/2)
良臣没事的,良臣无奈,只得去都司府听听李成梁怎么说。
在都司府外,他见到了沈炼。良臣到了沈阳后,沈炼就带着他的回了帅府,此时陪着的
正是现任辽东总兵、李成梁五子李如梅。
相比大哥李如松,李如梅的名声并不是太显,但良臣这些子却听过好多次,且都是从同一
中说出。
这就是他的便宜老师杨镐。
杨镐对李如梅真的是赞赏无比,因为早在十几年前,他和李如梅就是一对好搭档。
据蒋方印私下对魏良臣说,万历二十五年的时候,杨镐和李如梅在没向总督和巡抚请示的况下,私自出兵奔袭蒙古炒花部,结果虽然战败,但二
却因此达成了
厚的“友谊”。
后来朝鲜蔚山之战,明军兵分三路进军,李如梅负责左路。军溃败,结栅顽抗,明军连
两栅,
近最后一栅,胜利就在眼前。关键时刻,杨镐为了不让别
的功劳超过李如梅,不惜放弃绝佳的进军机会,鸣金收兵。
战场上的战机稍纵即逝,军由此获得宝贵的喘息时机,援军赶到,最终导致明军大败。败退之时,杨镐和李如梅都很狼狈,李如梅还从马上摔了下来,伤了手臂,留下比较重的残疾。
良臣偷偷瞄过,李如梅的左手好像真的有点问题,不像正常那样摆动。因为这些“友谊”,杨镐对李如梅自是无比欣赏,和对李成梁的态度判若两
,这可能跟杨镐知道李如梅和其父
格不同有关。
沈炼肯定已将魏良臣所有事向李如梅透了底,加上对魏良臣的来历十分清楚,又有杨镐的面子在,所以李如梅只是简单的和他点了点
,便将良臣带到了父亲李成梁那里。
陡见这位老太傅时,良臣可是真被吓着。
李成梁真是老了,老的不但满脸老斑,皮肤也呈蜡黄色,额
上的皱纹都能塞进铜板。
但别看老,话一出
,良臣就知道老狐狸就是老狐狸。
李成梁根本不说洪太主一行边是什么
质,也不说百户赵国安被
杀之事,更不提什么边功。只说建州如今公然喧兵,边境守军
木皆兵,
心惶惶。为了安定
心,也为了避免刀戈一起,百姓受苦,他思来想去,唯有叫魏良臣这个当事
去建州赔罪,才能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我辽东百姓都能为舍建生祠,舍
为我辽东百姓去向建州赔个罪,当不是难事吧。”李成梁的声音不大,但是听着很是清楚。说完之后,侧
向边上的痰盂吐了一
毯,再用白帕擦拭了嘴角。
良臣当然不愿去建州送死了,他声正辞严的表示洪太主一行是作,是
寇,他为国平
绝无过失。更强调
尔哈赤此举是造反,辽东都司此时要做的不是由他这个副使去赔什么罪,而是应该马上调动大军镇压叛军。
“军机大事,岂能轻言而定!”李成梁如何会为魏良臣说动,他冷笑一声,眯着眼睛盯着魏良臣,“如老夫没有记错,魏舍的本差尚未完成吧,不妨趁此一并办了吧。否则陛下那里,怕也是不高兴的。”
良臣大,心下暗骂这老狐狸,他的本差是什么,就是去建州和
尔哈赤商谈有关欠款的事。李成梁现在抓住他本职工作还没办,他还真不好说什么。
良臣闷声闷气的回到驿站,杨镐早就让蒋方印等着他了,见他回来,赶紧将他带到杨镐那里。
“他怎么说?”杨镐嘴里的“他”肯定是说李成梁了。
良臣闷声道:“他非要我去建州赔罪。”
杨镐“噢”了一声,微一点:“这件事,李成梁想必已经上书朝廷,他的奏疏中肯定会将责任推到你身上,若朝廷发文,届时你不去也得去。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为师也已上表,陛下向来英明,当不会使你涉险。”
听了杨镐的话,良臣稍稍安定些,这便宜老师关键时候还是靠的住的。接下来几,良臣就躲在驿站中,李成梁那里派
来催过几次,都被杨镐挡了回去。
不过良臣倒也不是就这样等,他叫郑铎去找熊廷弼,可是郑铎回禀却说熊廷弼前些
子去了义州。
没有熊廷弼援手,良臣觉得自己不能出去单,也不能
等,沈阳毕竟是李成梁的地盘,纵使有杨镐在,万一李成梁急眼了,怕杨镐不定就能护得了他。
于是,他准备去杨镐告辞,借回京运作舒尔哈齐告状之事。他在杨镐眼里是贵妃的
,和内廷有联系,这件事他亲自去督办,肯定保险。只要把李成梁扳倒,建州那里,谁还能
他去!
可未曾想,这还没来得及走,北京就来了个催命鬼。
兵科给事中熊明遇可以说是风尘仆仆赶来的沈阳,进城后的第一件事,熊明遇就代表兵部尚书李化龙催促魏良臣马上随他一同前往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