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你问过我没有?(1/2)

传来的真是哭号声,无比伤心,无比凄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良臣下意识的闭上双眼,心里痛楚。

许久,长长一叹。

侯二哥,这都是命,你安心的去,一路走好。

汝之妻子吾养之,汝无虑也。

想到左安门外共患难那幕,良臣脸颊不断的抽搐,心中说不出的难过。

道兄也是能挨,硬撑到嫂嫂回来才咽气,夫妻之惊天地泣鬼,叫为之动容啊。

唉!

良臣又是长长的一叹,这会能说什么,只盼侯二一路顺风罢。

寻思着道友一场,总得表示一下,便想叫去买些纸钱上门吊唁,好让道兄在那边吃穿不愁,聊表寸心。想来不会反对。

小田这会却把脑袋凑了上来,一脸不解的问了句:“公公,你在笑什么?”

“笑?!”良臣大怒,“胡说八道,咱家什么时候笑过!”

小田吓得不敢吱声,心里却嘀咕,刚刚天使小公公明明嘴角咧着的啊。

“那个谁”

良臣朝一个飞虎军招了招手,想让他去买纸钱,村里却又传来喝骂声。

听着是个男的声音。

伴随着喝骂声的是一帮的泣号,隐隐听着,好像还有的声音。

不会刚死,乡亲们就要吃绝户了吧?

良臣打了个突。

“吃绝户”在当下并不稀,有些地方更是约定成俗的习俗。

起初是当一家死后,无儿无,村里的以及他的亲戚就跑来将留下来的家产瓜分。像桌椅板凳、田地、铜烂铁,这些都抢着要。平时生病时看不到的七八姑八大姨这时都来了。

族里有势力的往往会抢走田地,因为在旧社会,百姓认为田地是最重要的。另外,有些家产会被换成钱,办酒席,一直吃到钱花完为止。穷家的钱够吃几天,稍稍富些的够吃一个月。

此事,也说不上是什么恶风气,毕竟,都不在了,东西不分什么。可是后来却发展到有些的丈夫死了,哪怕这男还有孩子,但只要未成年,村里也会霸占其家产,欺负孤儿寡母。

良臣老家隔壁村就有一个张寡,丈夫不到四十走了。张寡有两个儿子,家境还不错,按理说两个儿子有权继承父亲的财产。村里,两个儿子的大伯父居然带着一帮马抢了家具。村里其他见此状,纷纷来搬,最后连房顶上的瓦片都不放过。村里还瓜分了孤儿寡母的田产,好不痛快。

张寡带着儿子告上县里,县里却因为这事是宗族负责的,没有出命,加上法不责众,所以不好管,只叫六房过来与村里里正乡老说了下,多少给孤儿寡留一些。里正、乡老当时满嘴答应,可六房一走,嘴脸就又变了。张寡无奈,最后只能带着两孩子远走他乡,死活无可知。

普通百姓家如此,有名有望的也这样。

嫁给钱谦益的“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就遇上了这么一遭。

钱谦益死后,钱家就来抢东西,亡夫亡国之恨双重打击,再见钱家如此绝,一代美气的终是自杀。

良臣前世鲁讯笔下的祥林嫂丈夫孩子死了后,族里不但不帮衬她,还抢她房子和田地。总之,“吃绝户”这恶风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新中国建立,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

,终恶。

可能稍为富裕些地方此风不大有,一来是当地百姓生活较为宽适,不至争抢那点东西。二来则是因为受了教育,乡风文风压制住了的私利之心。三来则是名声,毕竟乡绅们都是宗族出来的,要是让宗族做了吃绝望的事,于他们名声也不好听。

但于穷乡僻廊、宗族势力较大处,此风很是流行,并且百姓不以为耻,反以为然。似乎,理该如此。

或许,这也是生存条件恶劣所致。

良臣家乡肃宁和定兴县都是穷地方,再加上侯二刚死,良臣自然百然就想到“吃绝户”上。

村里的争吵声越来越大,不止一个男喝骂,间接还传来小孩子的哭泣声,可能是侯二和客印月之子,那个后来和良臣老爹一起得封锦衣卫世职的侯国兴。

良臣顾不得多想,手一挥,带着众随从就奔向了村里。

不管是不是“吃绝户”,良臣都要涉。大不了将侯国兴这个便宜儿子和他娘一起带走便是,反正他不能对不住道兄侯二。

侯家也好找,声音传来的地方肯定就是。

到了侯家的小院子外,就见到院外围了不少,看着都是本村的村民,不过并非良臣想的那般,都在争抢侯家的东西,而是一个个在外面围观,不少脸上都有愤怒之色。可却敢怒不敢言,似乎院子里的都很凶。

“让开,让开!”

几个飞虎兵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