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棒子(1/2)

感谢“永不停歇杀鞑三途川”、“无泪懒虫”两位大佬的百元打赏!

怎么能让公公放心呢,那自然是公公说什么,你们就听什么,公公要什么,你们就要无条件服从,哪怕有意见也要服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是基本法。

谁赞成,谁反对?

经民主协商后,大家一致不反对,所以公公拍板了,先到长奠堡走一走。

可长奠堡在建州手里,驻有真兵,怎么走?

这个问题,不是公公要考虑的问题。

他只定目标,具体怎么执行落实,他老家不会管的。

长奠堡位于宽甸六堡最南端,就在鸭绿边江,离义州最近只有不到五十里路程。几年前建州占领长奠堡后将此地更名为“六道屯”。

屯字本义是“包起来”、“围起来”的意思,就是建有一圈防御围墙的寨子,用以防备敌的进攻,守兵就躲在屯子里保护自己。

以屯命名本是明军的习惯,不过建州都督尔哈赤出身明军,因而这个取名习惯也影响了建州上下。将长奠堡改名为六道屯,不过是建州方面想表明此地和明军再无关系。

不过说是六道屯,其实这屯子的防线只有三道,第一道为利用地形修建的石墙,第二道则是屯内一条几丈宽的小溪,第三道则是屯内的主要建筑——一百多间全部以石砌成的房屋,屋子坚固异常,相互连成一圈,皆设有哨台和箭垛,躲于屋内据守,敌军数再多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攻进来。

工事都是当年驻守明军修建的,除这三道直接防线外,六道屯便没有其他的工事,如果非说有,也就是边上的鸭绿江了。

建州占领长奠堡后,其四旗之一的正蓝旗在此设了一个牛录章京,也就是佐领的意思。守军大致有两百多真兵,另外就是投奔和掳来的汉民约有四百余

因为六道屯离明朝的义州只有不到五十里,所以建州方面只将长奠作为一个军事前哨看待,故而并没有在此地过多安置。汉民大多数都被安置在更后方的宽甸和大甸,余下的则被迁到了黑图阿拉。

六道屯的佐领名麻达礼四十来岁,身体养得那叫一个胖,一脸的赘,活脱脱的一个弥勒佛投胎。可几年前,麻达礼不是这样子,那时的麻达礼身强力壮,衣服一脱,浑身的横,使起大刀来也是虎虎生风,个顶个的好汉,打起仗来嗷嗷叫。

现在这幅模样,纯粹了是受了舒尔哈齐的牵连。要不然以麻达礼的资格和勇敢,至少也是协领,怎么可能被派到这建州地图的东南端来看大门呢。

也不是全无好处,因为六道屯和朝鲜国邻近的原因,麻达礼私下和朝鲜那边的商做买卖,颇是得了不少好处。而且别看他手下兵马不多,战斗力相较经常随汗王出征的主力差太多,但却敢时不时的渡江到朝鲜的地盘上抢上一抢。原因是,朝鲜的军队比他们更不堪。

朝鲜麻达礼敢抢,义州那边他却是不敢抢的。怎么说,他家汗王也是做的大明的官,他麻达礼身上穿的也是大明的军服。

刚开始过来的时候,麻达礼还担心义州的明军会重新过来,可后来发现明军是真的撤走,对他们不闻不问,这心便彻底放下了。他这粗放惯了,具体的事不太管,每里不是吃酒就是吃,要么就是拉上一帮学汉的法子赌钱,子过的真是快活,也使他短短几年就变成了个大胖子。

时值六月,正是辽东最舒服的时候。

当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屯子里的真兵才点上松脂油灯。不远处的鸭绿江上一片寂静,听不到惊滔拍岸的水声,也看不到一艘船只的影子。

麻达礼到江边游泳回来吃完饭后就叫了帮和他赌钱。上面是严禁真兵赌钱的,但六道屯这里天高皇帝远的,一切都是麻达礼说了算,哪会怕什么禁令。

真兵的地位比汉高的多,屯子里大多数事务都是汉在做。汉除了替真兵们服务外,还包揽了屯子外的土地耕种。

这些也是听话,哪怕真兵们经常打骂他们,也没敢跑。因为他们的妻儿多在后方的宽甸。他们之所以没有撤回关内,也是因为留恋六堡的土地,所以只要允许他们在此生活,大多数是根本不会有跑的念的。

和往常一样,屯子里忙碌的依旧是汉真兵们三五成群各自聚在一起吃喝,不时喝骂身边经过的汉

这些汉虽然被编在旗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阿哈”。

真兵管男的叫包衣哈哈,管的叫包衣赫赫。不管是主动投奔,还是被掳来的汉,在一开始都是被分给旗兵做阿哈的。

这些汉阿哈连同妻都归于某个旗兵,六道屯这些汉青壮就是各自的主子带来,充当辅役,定期换。如果立了军功的话,是有可能被正式编在旗的,那样的话妻儿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