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书同画,水写山(2/3)

,只是在勉力展开元不使笔画了,定祝寒迹将它完成。

若是大成之后修御之道,可追求气韵生动,将书法笔意渐渐展示,沉浸心于其中,渐渐感悟所书经文的玄理妙意,以至忘我之境可真空之门。对于已真空的弟子,以水写山,笔尖运转的已是天地灵息……”

和光闻言连连点道:“不错不错,同样的题壁而书,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书法,对应不同的修炼。成总已印证的境界,都体会得非常透彻。这对于创派之尊长而言非常重要,其意义并不仅在于你本的修为有多高。若论这一点,贫道当年不及你啊!”

和光问成天乐这幅书法该怎么写?成天乐答出了各种境界中以此修炼的特点,其实他本并没有这么练过功。诚如和光所言,这份见知,对于成天乐这样的创派尊长很重要,因为这不仅在于他本的修为有多高,他还要指引各种各样的妖修,与独自修炼是两回事。

成天乐赶忙答道:“前辈何出此言?晚辈断不敢与您相比!您刚才这篇书法的意境。我还远不能体会透彻。”

和光一笑道:“那是因为你的修为境界未到。但对于已修成的境界看得都非常清楚,知道该怎么去点化弟子传。我再问你一句,假如是未度‘风邪劫’之妖修,看我写下刚才这篇‘归元诀’,会有什么反应?”

成天乐答道:“看都看不了,如果勉强去看的话,他会晕过去的。”说着话退后两步,伸手一拍姜璋的肩膀。

姜璋一直老老实实的站着,此刻突然打了一个激灵,如在睡梦中惊醒。很尴尬的惊诧道:“我刚才好像晕过去了,可是怎么没倒下呢?”

成天乐解释道:“你是晕过去了,但和光前辈一直隔空以法力扶着你、定住了你的身形。”

和光突然又问姜璋道:“这位姜道友,你是成总门下弟子,跟随成总得正一三山,我也想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可以选择师父,在我与成总之间,你认为拜谁的门下更好?”

姜璋吓得有点不敢说话,战战兢兢的答道:“晚辈断不敢设想这种事。无论如何都是大福缘!而我得以拜万变宗,也是正一门泽真真所赐缘法。”

和光又笑了:“我这么问,你不要害怕。实际上我也不可能收你为弟子。我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拜谁为师对你的修行更有利?”

姜璋眨了半天眼睛,这才小心翼翼地低躬身道:“请恕晚辈直言,我认为是成总。”

这个回答很有意思,成天乐如今本事确实不小、已突真空之境,但还远不能与和光真相提并论。但姜璋很知趣,清楚自己现在就是成天乐的弟子,如果答出另一个答案的话,无论如何是不合适的。至于到底拜谁为师对自己的修行更有利。姜璋心里其实并没有数,因为他根本不清楚和光真况,又如何去做比较?

和光追问道:“哦,为什么呢?”言下之意仿佛是在提醒——你既然这么回答了,那就把话给说圆了,给这个答案找出理由。

姜璋就是这个心思,随即开道:“成总称妖宗,而我就是妖修,拜万变宗获专为指引妖修之法诀,对我来说已是最好的福缘。前辈乃绝世高,若能指点于我当然是莫大幸运。但今之前我对您是一无所知,又怎能答出别的答案?况且我已拜在成总门下为弟子,您何必这样问我?”

和光呵呵笑道:“你是谨小慎微之,对于未知之事,选择的是已知的答案。但你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以你的况拜成总为师确实比贫道合适。若谈指引你的修行,贫道确实没法做得比成总更好。”

成天乐赶紧说道:“前辈太谦虚了!以您的境界已能高屋建瓴,就算指点妖修,其点拨手段也比晚辈妙得多。”

和光却微微叹了气:“高屋建瓴?这话不错,登凌绝顶之后确实能看清山下各条来路。可我当年并没有这种境界,也不擅于指点传。我常年在山中清修,尽管本修为不错,对于如何指点传体会得却不透彻。我的大弟子、履世的师父泽名,就是如此习书修炼。他当年的问题,成总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虽然你并没有见到那一幕。”

和光真发来一道念,介绍其弟子泽名多年前的修行经历——

和光与他的师兄和锋、师弟和曦不同,淡泊或者说多少有点孤僻,常年在山中修炼很少行走间,在师尊守正真的指点下,倒也修为进速、法力境界高超。他的座下大弟子泽名从门时起,就在题心壁前受教。不同的师父教弟子手段当然不一样,和光真就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

泽名丹成之后,和光便让他用普通的笔毫蘸水在石壁上书写各种法诀,刚开始只能写连笔,对识及法力的控制要求极高,这也是修行中的磨砺与锻炼。泽名学得很快,等到突魔境劫习练金丹九还转之功,也就是成天乐所修的御形之道,他才能将笔画断开,一个字一个字的书写。

每个字落在石壁上,水意凝结纤毫毕现于元,对元的要求甚为强大,若能完整的写出一篇,就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