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航路(2/2)
自太湖向东北方向划了一条短线,经过常熟县,直达长江。
“南起太湖沙墩,北至长江边的耿径
,这一条一百一十里的水道,叫做望虞河,从春秋的时候就有了,据说还是越大夫范蠡所建。因为槽船从不走这里,所以名声不怎么响亮,其实虽然河面窄一点,水
倒是够的。”何参将还是指着地图说,“只是中间过阳澄湖的一段水路,略微有些曲折回旋,非得有熟识的
来带航不可。”
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好,从吴淞顺长江到常熟,不过两百里水路,从常熟到太湖,则不过百里,比起走京杭运河的千里奔波,那是强得太多了。
然而亦有一个疑问,常熟也是在长毛手里,难道望虞河的两岸,就没有炮垒封锁么?
“自然有的。”何参将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以卑职的一点小想法,既然要**长毛,那打哪里不是打?昆山离常熟县,也不过六十里……”
他的意思是说,脆拿常熟打下来。这是军务上的事,钱蕴秋等几个就不懂了,关卓凡望着赵景贤,看他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哪里的河水不洗船?轩帅,我看何参将的这个主意,行得通!”赵景贤反复思量下来,点说道,“现在长毛的心思,都还放在苏南和太仓,多半想不到我们会去打常熟。如果是从昆山出一支兵,则一r可到,袭得手的把握,总有七成。”
关卓凡在心中掂量了片刻,一点,事
就算是定局了。他不忙分派别的事,先对何参将说道:“老兄不愧是吴大帅帐下的
才!只是不知道,你老兄对这一段水路熟不熟?毕竟可以带航的
,一时不知该到哪里去找。”
“大帅,常熟被长毛夺占之后,望虞河这条水路不但官船断了,就连平常的船,谁又敢去走?只有贩私的船,为了求利,才甘冒这个风险,对一路上的曲折回旋也最是清楚。若说找带路,非他们不可。”
关卓凡目光一闪,心里已有了一个主意,却不急着说,而是笑着问赵景贤:“竹生兄,照何参将的说法,我倒得了个主意,不知你猜得到,猜不到?”
“轩帅自然是要找贩私的船来带航。”赵景贤微微一笑,说道,“而若论私船势力之大,谁又能比得过松江漕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