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一品诰命(1/2)
关卓凡加恩三等毅勇公的消息传出,贺礼水般涌向柳条胡同的毅勇侯府——现在应该叫毅勇公府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上谕发出的第二天,顺天府便承旨上门,顺天府尹刘祖培亲自督促着,把“毅勇侯府”的匾额取了下来。换上了“毅勇公府”。
其实自关卓凡离京之后,各种各样的礼物就没断过,两三个月下来,已经攒了厚厚一大叠礼单,但白氏早早待下去,老爷回府之前,一律不许动,因此有增无减,账房快堆得满了。
现在老爷升了三等公,阖府上下虽然欢天喜地,但这小山般的贺礼如何处理,着实痛。不但账房,连柴房都挤满了,后来没有法子,腾了一间厢房出来,专门存放礼物,但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势
,加多这间厢房也未必够用。
礼单上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吓,总兵、提督、巡抚、总督、侍郎、尚书、内阁学士、军机大臣、伯爵、侯爵、公爵、贝子、贝勒、郡王、亲王……白氏、明氏和图伯知道这些礼物中有许多非常贵重,既不拆开,又不能损坏,还得小心失窃,因此单为应付这堆贺礼,关府上下便忙到十分去。
贺礼虽多,正经贺客却是几乎没有。原因很简单:主不在,无
接待。
本来男主在外,正是
主
们相互走动、拉家常、套
的好机会,但关府的
形实在特殊,男主
已经封侯封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主
。有一个嫂子勉强算得
主
,却是白身,到了关府。有资格登堂
室的都是品级很高的命
,总不成请
家
主
给自己行礼?
因此真正登门拜访的都是族里的穷亲戚,七拐八弯地攀了上来,求周济,打秋风。不但关氏一族,隔三岔五,就有打上门来。腆着脸“三叔大婶”地
叫,白氏的娘家那边也有不少的。这种亲戚,不论以前多么疏远。根本没见过面甚至听都没听过,这个时候也不能不敷衍,不然背后肯定会被戳脊梁骨的。
白氏不能给关卓凡落下难听的名声,因此几乎是来一个见一个。是以为苦的一件差事。
居然还有马氏的亲戚找上了门。但马氏可就不客气了。名义上我还是寄居在家家里,也没钱——难道拿了
家的银子周济自己的亲戚?再者说了,以前老马阵亡,我和虎子孤苦伶仃、求告无门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她的脾气比明氏烈得多,传出话去:一律不见。
但正经贺客终于上门了,不来则已,一来来就大得几乎无以复加:醇王夫
。
醇王这个贺客。不但要贺关卓凡进爵,还要贺白氏受封。他是来传旨的——传封诰白氏的谕旨。
醇王夫——这着实是一个有趣的组合:大清开国以来,从来没听说夫
俩一起传旨的?
事实上,醇王福晋的任务不是和醇王一起传旨,而是在白氏领受懿旨之后,接她宫。
这个活计,包括她老公醇王传旨的活计,都是她进宫的时候,从她姐姐那儿讨来的。
按照程序,命领封之后,要立即按品大妆,进宫谢恩。因为是第一次进宫,通常需要另一位熟稔仪注的命
陪着,以免应付不来,有所差池。
一般说来,并不需要醇王夫这么高品级的
物传旨、陪护,但醇王福晋天
喜事,向姐姐讨要这个差使。慈禧一想,这样既表示对关白氏的重视之意,以行笼络关卓凡之实,而且王爷夫
一起办差,更是佳话一段,便欣然同意了。
醇王福晋自告奋勇办这个差,还有一个私心,就是要替关卓凡说和一门亲事。
上一次为关卓凡说和亲事,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但醇王福晋一直不曾死心。她这种身份心的
替
做媒,几乎算是嗜好,是无可救药的。而且已经有许多请托或直接或通过醇王递到了她这里,大伙儿打的都是同一个主意:通过醇王福晋向圣母皇太后进言,由圣母皇太后下懿旨指婚。
关卓凡这块肥,不知有过少
盯着?是断不能落到他
嘴里的!
太后一直对此事不冷不热,不不阳,醇王福晋也闹不清楚姐姐到底怎么想的?许是怕指了后关卓凡对
家不满意?可是总可以叫他先挑一挑嘛,自己夹袋中一大堆旗下的大家闺秀,不挑过怎么晓得就一定不中意?
这一次,醇王福晋的算盘是:走关卓凡的大嫂的路子。
关卓凡一路加官晋爵,始终没有和大嫂分府,可见叔嫂的关系是很好的,不然太后也不会给这个恩典。那么“长嫂如母”,大嫂的话,关卓凡得听吧?
就这样,醇王夫一路仪从煊赫地到了柳条胡同。
王府亲兵把整条胡同都封了起来,关府的听说是来“传懿旨”的,见阵仗如此之大,不晓得传什么旨,惊疑不定,再说老爷不在家,谁接旨啊?待听说要“关白氏接旨”,连白氏自己在内,一起懵了:怎么会?
内务府的站的满院子都是,大多面带笑容,看上去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