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好好算一算(2/2)

实用主义的“菊与刀”两面族群,一边热血沸腾的高喊“攘夷”,一边不肯闭上西望的眼睛。伊藤等留学英伦,不是个行为,而是藩政所派,只是为瞒幕府和天下耳目,才用了“偷渡”的葩法子。

而英国为培养“带路党”,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徐四霖说道:“‘诸队’如此强悍,以卑职之见,一个重要缘故,是其录用升迁,不问身份、门阀,这在本,是开天辟地的一遭。”

这个见地,非常到位。

徐四霖继续说道:“不过,高杉晋作此,真正通达,他用虽然不讲出身,但队员的袖印,却有‘武士’和‘匹夫’之别——这个‘匹夫’,是指那些没有武士功名的商、农夫,如此,就算是维持了武士的颜面。因此,不论贵贱贤愚,都愿意为他卖命。”

关卓凡点,心想,高杉晋作所为,具体而微,诠释了什么才是最易收功的改革:既大力激发新生阶层的能量,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旧有阶层的权益,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阻力。

这个,不可轻敌。

徐四霖说道:“高杉晋作现在身兼数职,一个是‘用所役国政方’,负责政务;一个是‘海军兴隆用挂’,负责海军;一个是‘越荷方座’,负责和本其他藩国的贸易。可以说是政、军、财大权集于一身。”

关卓凡心中微动,长州本来才鼎盛,但几位重要物殁于“禁门之变”,才已略觉窘迫,现高杉晋作被迫多“兼职”,看来,没有了最核心的桂小五郎,长州的事还是受到了相当的影响。

徐四霖皱着眉说道:“长州藩和英国往愈来愈!打败‘俗论党’后,高杉晋作曾经想出国考察,但那个英**火商古拉伯,却对高杉说,现在风云变幻,大局未定,主政者不宜远行;应该留下来提倡‘开国’,这样,军火接济,源源不断,对抗幕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卓凡听得懂古拉伯的潜台词:长州藩应向英国“一面倒”。

徐四霖说道:“这两年,英国拉拢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颇有一点效用,这一点,请贝子爷留意。”

关卓凡心里说,我早就留意了。

上海的船厂、福州的船厂、福州造船学堂、福州海军学堂,之所以都和英国进行“全方位”合作;还有,购买“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等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征伐本的时候,希望英国不会有所涉,至少在幕、长之间,中、之间,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

萨摩藩那边呢?

*(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