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于公于私,大有好处(2/2)

业社会也有自己的“面子工程”,不过可不是这么玩的。

国家元首出巡的模式,必须变为:轻车简从,提高效率,讲求实效。这个,也自“太后阅兵”始。

这就是为什么关卓凡要将“太后阅兵”的一切仪仗、关防,全部拿到轩军手上——并不仅仅是为了堵言官们的嘴

还有,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将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变成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为此,应该提倡和鼓励社会乃至政治事务。太后是,虽然这个的身份太特殊了,和“解放”未必能够直接扯的上关系。但太后走出宫,亲临军前,对打之防,总是一个有益的开始。

可是,太后的手,会如某些担心的那样,就此伸进军队里面吗?

怎么可能呢?士兵对太后个的好感确实会增加,但阅一次兵就想对军队发生直接影响,那是天方夜谭。太后阅兵,不能说一点副作用没有,但还是那句话,食得咸鱼抵得渴,毕竟,其正面作用是远远大过负面作用的。

何况,前面说过了,关卓凡有“一揽子解决方案”呢。

以上算“于公”;而“于私”,也大有好处。

太后阅兵,阅的是轩军;一切仪仗、关防,亦由轩军总责,则轩军的地位因而更进一步。在帝国的军事力量中,轩军本来就一骑绝尘,现在更上层楼,这就为接下来以轩军为主建立国防军,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旅游加阅兵,大投圣母皇太后之所好。这个,作为她的男,既然可以公私兼顾,让自己的高兴高兴,也是应份的吧。而且,圣母皇太后不是普通的,她高兴了,是会给予更加丰厚的回报滴。

至于这一路上,关防、仪仗全在自己掌握之中,和圣母皇太后“联络感”,乃至上下其手,比京城方便得太多,就更不在话下了。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