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预谋已久(1/2)

“先帝托梦”,虽然是一件令慈安高度敏感的事,叫她本能地生出警惕甚至抗拒之心,但是,“托梦”的具体安排,却完全不损害她的利益;相反,表面上,还大幅度向她让渡利益——慈禧离开政治中枢,“两宫垂帘”变成了事实上的“东宫垂帘”,整整一年,国家的最高权力,由慈安独揽。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权威的竖立、巩固,同掌握权力的时长和连续,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常况下,大政离弃一年之久,回来之后,就算不至久假不归,但上、下必然生出隔膜,短时间之内,难以令行禁止,指挥如意;同时,这一年,下只秉承“东边儿”之命做事,“东边儿”威权独重,如此潜移默化,此消彼长,一年之后,必然是东风压倒了西风。

所以,表面上,这个“先帝托梦”,是不折不扣的损西益东。

慈安倒未必愿意受此莫名其妙之益,但至少,不管她相信还是不相信慈禧的这篇鬼话,都不至于因为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受到威胁而坚决反对相关安排。

那么,出居天津,既然是“损己利”,副作用如此之大,慈禧为什么还愿意做呢?

第一,自然是因为没有更好的生孩子的去处,不得不行。

第二,也是更加重要的,慈禧认为,“损西益东”,只是此事之皮相,实际上,自己的那份权力,并不会真的转移至慈安手里,一年之后,自己回宫,一定可以迅速恢复目下两宫并尊、无分轩轾的局面,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实质的损害。

原因很简单:慈禧是了解慈安的,这个姐姐,根本没有独自掌握大政的能力,也根本没有独自掌握大权的**。面对如山之重的责任和压力,这一年三百六十天,她大约天天都会盼着自己早一天回到北京。

还有,她提出了一个看折子的新安排。并已经慈安首肯了——她出居天津的这一年,所有的折子,一律一式两份,一份用黄纸,一份用白纸。黄折子经内奏事处递进后宫,慈安看;白折子经外奏事处,递军机处,或者直递朝内北小街,关卓凡看。关卓凡看了折子,拟出意见,标注明白,“叫起”的时候,一一替给慈安剖析明白,慈安觉得中式的话。就照如所拟,或留中,或下发;不中式的,慈安自作主张。

这个安排,表面上是替慈安“分忧”,事实上,关卓凡在这个安排中,是一个慈禧的代理的角色,慈禧的权力,由关卓凡代行。“西边儿”的大权,由“西边儿”心目中的“自己”掌握,并未移替至“东边儿”。

还有,慈禧是知道慈安的。关卓凡拟的意见,慈安绝不会认为“不中式”,必是尽数“准如所拟”,绝不会“自作主张”,则如此安排,同两宫并坐于养心殿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

当然,这里边儿,有个至关紧要的前提:这个代理,必须是真正的“自己”,必须对慈禧百分百的忠诚。不然,大权虽然没有移替至“东边儿”,却移替至这个代理手中了,如果他生出什么二心,一年之后,一样会有大政久假不归的危险。

那么,“他”是真正的自己吗?“他”,会对自己忠诚无二吗?

这个念转过之后,慈禧不由微微一笑:这还用说吗?

一直以来的一切一切,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包括这一次选择出居的地点时,他提醒自己:“距离中枢,不宜过远。”

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犹疑的。

但是,关卓凡,真的可以百分百信任吗?

应该说,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最聪明、最能之一,不过,这个时候的慈禧,年纪毕竟还轻;还有,再聪明的,在中,大约也会有她的盲点。

慈禧以为,她的怀孕,纯属意外。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根本不是什么“侥天之幸”,而是关卓凡处心积虑、筹谋已久所致。

此事关键的“胜负手”,是玉儿。

关、慈二欢之后的避孕,一向是玉儿负责的。

避孕的具体方式,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在此形诸笔墨,能够说的是,这个时代的避孕,如果不想对身心健康和生育机能造成永久的损害,只能采取有限的物理手段,既不可靠,又非常依赖作者的“技术水平”,若有有心上下其手,是颇有机可乘的。

关卓凡就是这样一个“有心”。

他早早地就开始在玉儿身上大量“投资了”:

玉儿的父亲苏赫,初仕途之际,办差的时候,不慎摔瘸了腿。一个包衣,年纪轻轻身子就残废了,本来是一辈子也不会有出的,但关贝子大手一挥,一之间,苏赫便从做了十几年的九品笔帖式的位子上,连升四级,变成了正七品。之后,官符如火,过不多久,便升一级,此前,已升了正六品的主事,成为正经的“司官”了。

玉儿的哥哥苏达,本来在内务府做一个“半分庄”,前文说过,这是一份很没有前途的工作,一不小心,就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