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关某人的心思和胃口(2/3)

的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点,目下在“台上”的——不管是哪个派别的,想法其实是基本一致的。

醇王虽然未中枢,但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机营,紧要差使一大堆,好歹也算“台上”的。

不过,这些话就不必明着说出来了,醇王说的是:“请先生指教。”

“王爷请再想一想,”刘宝第说道,“荣安公主的老公,是哪一位呀?”

“老公”二字,十分刺耳,不过,醇王顾不得这些细节了,他的眼睛倏然睁大了:“先生是说,立帝,是关……的意思?”

刘宝第郑重的点了点

醇王紧张的思索着,过了一会儿,吃力的问道:“若果真如此,那……他,呃。为的是什么呢?”

刘宝第“格格”一笑:“这还用说?”

醇王有点吃了:“难道,他,他。要……借此……专擅?”

刘宝第刚想说:“见不及此,无目者也!”一转念。这么说,可是把东家的眼光,等同于瞎子啦,大大不妥;同时,也显不出我刘某的高明啊!

及时改:“王爷‘专擅’二字,说的极好!不过,只怕某的胃,还不止于此呢!”

“还能……怎么样?”

“王爷。”刘宝第说道,“荣安公主若继统登基,那么,她‘大行’之后,接她的位子的,是什么啊?”

“你是说,你是说……”

“到时候,大清朝的天下,”刘宝第尖锐的冷笑,从牙齿缝儿中挤出来。刺得脊背发凉,“姓新觉罗,还是姓关。可就不好说了!”

醇王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连连摇:“不至于,不至于!逸轩这个,有的时候,做事是稍嫌霸道了些,可是,我的话。他还是肯听的,还是肯听的!他不会动这种心思。不会动这种心思!”

刘宝第暗暗一哂,心道。家肯听你的?那不过是在敷衍你罢了!被玩弄于鼓掌之上而不自知!如果关某果然有谋朝篡位的心,你醇郡王说一句,他就不谋了、不篡了?这位七王爷,还真是看得起自己个儿!

“咱们先不去管关某动的是什么心思,”刘宝第放缓了语气,闲闲的说道,“总之,假若荣安公主登了基、继了统,她‘大行’之后,大清的皇帝,嘿嘿,请问王爷,到底是姓新觉罗好呢?还是姓关好呢?”

“这,这,这……”

这不是醇王答得出来的问题,他“这”了好几声,终于说道:“唉,所以说,不能立帝嘛!不然,就全了套了!”

帝是坚决不能立的,但是,醇王还是不相信关卓凡会动“这种心思”——这和平素关卓凡给他的印象,相去太远了。

“立帝,”刘宝第说道,“关某是否有格外的心思,暂且不去说他,不过,王爷方才提到的‘专擅’二字,他怎么也逃不掉吧?”

“‘专擅’……”醇王的语气,犹疑而困惑,“呃,他现在都‘恭代缮折’了,还能怎么‘专擅’?再者说了,就算立了帝,‘上’还有两宫皇太后,依旧是一个‘垂帘听政’的格局,较之目下,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呀?”

“嗐,王爷!”刘宝第大不以为然的样子,“这个‘恭代缮折’,不过是因为大行皇帝‘天花之喜’,母后皇太后没法子两照料,才不得不行的权宜之计!照理,大行皇帝既然已经龙驭上宾了,就该恢复之前的听政的格局,可是,你看看,眼下的局面,这个‘权宜之计’,是不是很有些要继续‘权宜’下去的势呢?”

微微一顿,“单此一点,某就难逃‘专擅’之嫌!”

“呃,目下,‘东边儿’的儿不大好……”

“好,那么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他到底要‘权宜’到什么时候?

顿了一顿,刘宝第继续说道:“再来说说立了帝之后的形——王爷,到时候,‘上’就没有两宫皇太后了!就不是什么‘垂帘听政’的格局了!”

“啊?这……怎么会?”

“王爷忘了,”刘宝第似笑非笑的说道,“大行皇帝崩逝的当天,亲贵重臣聚集军机处,议立嗣皇帝,会议之上,王爷大展伟论,嗯,声成金石,黄钟大吕,振聋发瞶,早已传遍天下!”

“啊?哪……些话呀?”

刘宝第朗声说道:“王爷说,‘大行皇帝之崩,到底是因为沾染了什么‘邪毒’,还弄不清楚!圣母皇太后要不要负什么责任,也还是未知之数!因此,她要避嫌!因此,不能由她来主持议立嗣皇帝!’”

醇王心中“砰”的一跳:“你是说……”

“王爷伟论,九鼎之重!”刘宝第双手抱拳,虚虚的一拱,“有王爷这几句话,‘西边儿’非但没有了‘主持议立嗣皇帝’的资格——”

微微一顿,“将来回到北京,‘垂帘听政’,更是没有她的份儿了!”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