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尘埃落定(1/2)

养心殿西暖阁内,母后皇太后对轩亲王,如何“解衣视疾”,殿外之,难知端详,不好妄加揣测,总之,轩亲王是次觐,大约花了大半个时辰,跪安之后,见者咸以为,轩亲王的面色,没有原先那么苍白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四位大军机和伯王,都在军机处等候,忽听门外卫兵高声唱名:“轩亲王到!”

都是一愣——这个做派,原先可是没有啊。

不过,也都立即反应了过来,包括伯王在内,都站了起来。

门帘掀开,关卓凡进来,虚按了按手,微笑说道:“坐,都坐。”

重新落座。

“轩军借用南三所,”关卓凡说道,“‘上’已经准了。”

意料中事。

“不过,”关卓凡说道,“我跟‘上’说,南三所的陈设,不是寻常军士该用的,请旨,一切陈设,皆撤回库里——包括床榻什么的,嗯,留几张光板儿桌椅就好了。”

听者皆心中微微一动。

“母后皇太后笑了,”关卓凡说道,“说,这一丁点儿的小事儿,有什么好请旨的?吩咐孟敬忠他们一声就好了。”

微微一顿,“不过,‘上’也疑惑,连床榻都撤出去了,你叫军士们睡哪里呢?我说,打地铺啊。‘上’说,哟,这可是辛苦他们了。我说,母后皇太后放心,这不算什么,轩军的兵,打仗的时候,拉练的时候,往泥浆地里一躺,也能够扯起鼾来,在青砖地上打地铺,那算是过上好子喽。”

“母后皇太后又问,”关卓凡微微一笑,“什么叫‘拉练’啊?”

四位大军机和伯王,也都不由露出了微笑。

关卓凡的话,似乎有一点儿絮絮叨叨,但五位听众都明白:轩亲王是以此向天下表明,轩军进驻南三所,只是暂时“借用”,一切举动,严守分际:一切“逾制”的物件,都不用;一切“逾制”的事,都不做。

当然,轩军进内城、进大内,本身就是最大的“逾制”了,拿南三所的几件摆设做文章,纯属自己给自己涂抹一点儿脂

不过,即便是涂脂抹,也算是一种善意的姿态,听者之中,如文祥、伯王,不禁颇感安慰。

“‘上’问我,”关卓凡继续说道,“东、西长房,加上南三所,地方就够大了吗?轩军一千多号呢!我说,臣也不晓得,不过,就算还是住不下,也不再借用其他的处所了——南三所的院子,十分宽绰,就在院子里支帐篷好了。”

不说,文祥先暗暗的舒了气。

“轩军接防大内,”关卓凡说道,“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格局了。我对‘上’说,虽然说,紫禁城一下子加多了一千多,不过,轩军的后勤辎重,有自己的一套,彼此协调一下,不会给宫里增加什么负担的,母后皇太后尽管放心。”

顿了一顿,笑了一笑,“‘上’兴致很好,说,‘我从来没进过军营,现在军营搬进宫里边儿了,这可方便了——得空儿了,我去南三所瞅一眼,好不好啊?’”

五位听者,都是一震。

“我说,”关卓凡说道,“母后皇太后陛临阅,这是轩军无上之荣宠!待一切安顿好了,臣具折,恭请母后皇太后的凤驾。”

听者相互以目:圣母皇太后“阅”过了,现在,母后皇太后也要“阅”了!虽然,在宫里“阅”,规模上没法子和去天津相提并论,可是,毕竟也是“阅”啊!

都在想着心事,军机处内,一时无语。

不能没有接轩亲王的话,曹毓瑛刚想开,伯王已经说话了:“箭亭那儿,倒是一块很好的阅的所在。”

箭亭前面,是一片极开阔的空地,国初之时,专门做皇帝和皇子跑马箭之用,后来,又为殿试武进士阅技勇之处所。箭亭原名“殿”,世宗时更名“箭亭”,反正,“殿”也好,“箭亭”也罢,都算真正的顾名思义。

“箭亭?”关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样子,随即欣然说道,“是,确实十分合适用来阅。”

“我晓得,”曹毓瑛说道,“轩军的兵,是无一练的,进了宫,也不能就断了练,不然,疲沓松懈,意气消沉,何以承担维护宫禁之重任?则除了阅,我看,轩军平练,也可以放在箭亭。”

这时,文祥、伯王都想了起来:孟敬忠把南三所提了出来之后,图林大赞其成,说:“南三所距箭亭不远,箭亭前面的空地更加开阔,我的兵,平时练,都有地方了!”

这——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点了点,说道:“琢如言之成理,伯彦,你怎么看?”

您都说“言之成理”了,我还能怎么看?

“我也觉得……呃,轩军平练,可以……放在箭亭。”

“好罢,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