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英雄所见,天辽地阔(2/2)

,怎么可能办得好差使?

曹、许、郭沉吟不语,都有棘手之感。

文祥叹了气,说道:“我晓得,这不容易——未必有多少心甘愿的到新疆去啃沙子,就算是‘心甘愿’的,也不一定就是合适的——”

顿了一顿,面色变的凝重起来,“实话实说,回起,致成席卷陕、甘、新之局面,当地官吏的无行,不为无因!有那么一班蠹吏,以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到任之后,巧取豪夺,渔猎回,胡作非为,无所忌惮!这个形,愈往西北走,愈是严重!”

说到这儿,微微咬着牙,“我以为,这个回,倒有一半儿,是这帮混蛋给出来的!”

哎呀,关卓凡心想,文博川,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正要说话,郭嵩焘已一拍大腿,说道:“博川之语,可谓中的!”

关卓凡只好把自己的话咽了回去。

“有一种,”郭嵩焘说道,“朝廷凡有新政,必借机生事,变换花样,巧取毫夺,朝廷一番心意,一经他们的手,面目全非,有的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政’!博川‘混蛋’之谓,说的就是这种了!”

转向关卓凡,“王爷,我记得,左季高甘克复董志原之后,上折请求,‘除文法,遴访甘肃员,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

顿了顿,“本来,本地不做本地官,这是朝廷的规矩,可是,季高以为,西北贫瘠,若从内地选、调,许多未必肯过来,肯过来的,大多是无赖无行之——这种,肯冒险,能吃苦,但做官的唯一目的,就是刮地皮,把他们放到大刚过的甘肃,过不多久,大约就要重新激起民变了!”

关卓凡点了点:“是,这种信奉的,不过七个字——‘千里做官只为财’!不为发财,他们怎么肯到西北啃沙子?而且,这种刮起地皮来,心狠手辣,无所顾忌,非普通贪官可比!”

顿了顿,“西北大之后,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为第一要务,断不能叫这种钻了进去,替地方雪上加霜!——因此,左季高的请求,朝廷照准了。”

“左季高以‘除文法’、本地做本地官,”曹毓瑛说道,“来规避不肖之徒署篆,祸害百姓,用心虽然良苦,可是,毕竟只是非常之时的权宜之计。庆阳一府,可以这么做,甘肃一省,可不能都这么做,不然,朝廷‘本地不做本地官’的规矩,就然无存了。”

说到这儿,加重了语气,“这条‘权宜之计’,新疆尤其学不了。”

新疆“尤其学不了”的原因,前边儿已经提过了——“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的,虽然是甘肃本地,可是,到底都是汉;新疆本地,可没有多少汉,如果“本地做本地官”,先不说朝廷的规矩马的,一班维,署道、厅、府、县,岂非又回到了“伯克制”的老路上去了?

兜了一圈儿,还是回到了原点:怎样才能够从内地找到足够多的“得力”员,以充新疆建省之需?

好难啊。

一时沉默下来。

*(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