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太后公主哭起来(1/2)

大伙儿的目光,都落到了小苏州胡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零↑九△小↓說△網】

圣母皇太后回銮次,辰正时分,敦柔公主在“众望所归”之中,准时宫。

车子直大内,停在内左门前,那儿已经有一乘软轿候着了——这是母后皇太后特旨代的。敦柔公主谢了恩,上了轿子,内左门,经过长长的一条东一长街,在大成左门前下轿,大成左门,到了钟粹宫。

替三位皇太后请安的次序:钟粹宫、长春宫、永和宫。

敦柔没有在钟粹宫待多久,前后拢共不过两刻钟,母后皇太后是这么说的,“咱娘儿俩常见面的,你长春宫的皇额娘,可是整一年没见过你了,不晓得想你想成什么样子了?赶紧过去吧!”

然后,依旧传了软轿,将敦柔公主送到了长春宫。

关于敦柔公主在长春宫里的形,宫里、宫外,流传着许多不同的说法。

有的说,“娘儿俩见了面,悲喜集,眼眶儿都红了,忍来忍去没忍住,敦柔公主先开哭,圣母皇太后也就跟着淌眼泪儿”。

有的说,“小半个时辰了,娘儿俩没说几句话——实在是千言万语,不晓得从何说起呀!只是拉着手,相对垂泪,那个……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呀……”

最夸张的说法是,“娘儿俩说着说着,抱痛哭”。

一个个都好像自己亲眼目睹了似的。

不管哪一种说法,有一点是共同和确定的:“娘儿俩”都哭了。【零↑九△小↓說△網】

另外,似乎先掉眼泪的那位,是敦柔公主。

这就有些尴尬了。

宫里,哭,是一件很忌讳的事,不要说宫,就是妃嫔,也不可以在公开场合掉眼泪的——想哭,只好自个儿关起门来,蒙上被子,憋住声儿,默默的流泪。

唯一可以当着掉眼泪的,是皇太后。

换个说法,在宫里,哭这个事儿,只是“上”的特权,“上”哭了,下陪着伤心,是可以的;“上”啥事儿没有,你先哭了,那就是严重的“失仪”,如果是一个普通宫的话,会受到很严厉的处分,如果是妃嫔,也会被传旨申斥。

敦柔公主身份再高,也不是“上”,在圣母皇太后面前,并没有先掉眼泪的特权;再者说了,敦柔公主进宫,既是做儿的给皇额娘请安,也是做客——作为客,没有个在主家把主弄哭的道理;作为儿,更应“承欢膝下”,怎么反倒把皇额娘给整哭了呢?

以敦柔公主的身份,自然不会有给她申斥、处分什么的,可是……唉,不合适,不合适!

也有说,不必那么吹毛求疵吧,“娘儿俩”说着说着,说到了穆宗皇帝,伤起心来,掉几滴眼泪,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毕竟都是嘛!

哦,是因为穆宗皇帝?

可不是?圣母皇太后不消说了,就穆宗皇帝一根独苗儿,那么大一儿子,说没就没了,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能不伤心吗?就是敦柔公主——嘿,现在的,一说起和穆宗皇帝“姊弟”的,自然就是今上,再想不到第二个身上去的,其实,敦柔公主和穆宗皇帝,虽然只是堂姊弟,可是,就浅而论,未必就在今上之下呢!

呃,好像也是啊……

是吧?说起这个,我还想起一件“典故”来。

典故?什么典故?

当年,轩亲王在江苏巡抚的任上,京陛见,之后,尽他御前侍卫的责任,值宿宫中,两宫皇太后漱芳斋赐宴慰劳,陪着穆宗皇帝与宴的,就是敦柔公主——可不是今上啊!那次,应该是轩亲王和敦柔公主的第一次见面吧!

啊,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哎,那个时候,这两位,大约再也想不到,几年之后,居然会结成了夫妻?唉,世间的这个缘分渊源,还真是妙的很呐!

要说轩亲王和两个妻子的缘分渊源……嘿,认真说起来,他和敦柔公主的“缘分渊源”,较之今上,其实还要更早一点、更一点呢!

不错,不错!令感慨,令感慨啊!

……

也有说,圣母皇太后和敦柔公主相对垂泪,是因为说起了荣寿公主和她的额驸志端。

志端患上了“骨蒸痨”,这是上一回七福晋到天津的时候,告诉了慈禧的。

当时,慈禧震撼于一连串惊魂动魄的大消息,自身的荣辱命途,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折,荣寿公主和额驸的事,在她那里,一时之间,根本排不上号;待波澜初靖,想起志端既患上了“骨蒸痨”,荣寿公主几乎注定年纪轻轻就要守寡,她这个亲手替荣寿和志端“栓婚”的皇额娘,不由就郁郁难欢。

敦柔对慈禧说,“姐夫咳血咳的愈来愈厉害了,一咳就是小半碗,一天下来,要咳上好几回,唉,这个冬天,也不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