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可怕的控制欲(1/2)
为什么说,这个势,“非常、非常、非常之不好”呢?
原时空,慈禧就以涉穆宗、德宗的房帷著名;本时空,她的这个毛病的发作,大幅度提前了,只是发作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儿子小皇帝年纪还太小,不及于此是自己的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正因为发作的对象是自己的,
涉起来,怕是会更加的起劲吧。
关卓凡想,老子作死不死,做了她的,实乃时也、命也。不过,成也、败也,祸兮、福兮,我要特别警惕她这个危险的苗
原时空,穆宗、德宗的悲剧收场,同他们皇额娘的这个
好,大有关联。
尤其是穆宗。
穆宗立后,慈禧中意的是富察氏,穆宗本和慈安中意的,却是阿鲁特氏。
富察氏明艳娇憨,既老实,出身又十分高贵富察氏为满洲“八大贵族”之一,并没有什么不好。可她只有十四岁,穆宗大婚之后就要亲政,宸衷独断,政务繁钜,找个小妹妹当老婆,啥忙也帮不上,啥事儿也不能商量,十分无味。因此,他宁肯选择年已十九、比自己还大着两岁的阿鲁特氏。
除了成熟稳重,阿鲁特氏最大的优势,在于她是本朝第一个蒙古状元崇绮之,幼承庭训,诗书娴熟,论起“学问”,实在比穆宗的还大。穆宗想着,阿鲁特氏为后,可不仅仅是“贤内助”了,平
夫妻唱和,弄文戏墨。岂非仙
子?
因此。阿鲁特氏容貌虽不及富察氏。穆宗还是坚决地拂逆了生母的心愿,择阿鲁特氏为后。
富察氏屈居“榜眼”,封为惠妃。
慈禧气得发昏廿一章,儿子不听自己的话,如果只是自把自为,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阿鲁特氏,还是慈安中意的选!就是说。儿子是听了他嫡母的教唆,来跟自己这个生母为难!这就不仅仅是胳膊肘往外拐的问题了这,这,简直就是不孝,就是忤逆!
因此,穆宗大婚之后,慈禧这个婆婆,就绝不会有好脸色给皇后这个媳看了,明里暗里,三天两
找皇后的碴。皇后有心逆来顺受。可实在不晓得怎么样才顺得下来,皇帝夹在中间。亦苦恼不堪。
尤其是,只要皇帝在皇后那儿过夜的次数,多过了在慧妃那儿的,慈禧就要涉,要么指责皇帝“虚淘了身子”,要么说“慧妃满洲世家出身,明晓规矩,还是由她来伺候你的起居,比较合适”。
穆宗的脾气,和生母其实是挺像的,也是倔驴一,赌起气来,索
皇后宫里也好、慧妃那儿也罢,统统都不去了。
但年纪轻轻,血气方刚,长夜漫漫,无以排遣,穆宗又是极嗜好声色的,宫里面呆不住,变装“微行”,一回两回,终于走到了“八大胡同”里,染上了没有
敢明宣于
的隐疾。这个病,和“天花”相伴发作,彼此推助,再好的医生,亦左支右绌,顾此失彼,迁延了没有多久,便回天乏术,龙驭上宾了。
穆宗崩逝,封号为“嘉顺”的皇后,却成不了“嘉顺皇太后”。因为穆宗无嗣,醇王之子载湉继大统,“皇后”变成了“皇嫂”。这是一个极其尴尬的身份,还不如慧妃这种正经的“先帝妃嫔”。
年纪轻轻就做了寡,且是没名没分的寡
,今后数十年冷宫长夜,一眼望不到尽
,想一想,便不寒而栗。再想起“恶婆婆”的那张冷峻的面孔,更觉生无可恋。
于是,就在嗣君登基之后一个月,嘉顺皇后崩逝,“从大行皇帝于地下”。
嘉顺皇后的具体死因,暧昧难明,不过,她死志早萌,自行弃世,大致是不错的。只不过,是吞金仰药,还是哀痛穆宗之遽崩,“毁伤过甚”,缠绵病榻,拒绝延医,就难说得很了。
关于慈禧和嘉顺皇后的矛盾冲突,以及嘉顺皇后的死因,有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最可笑的,大约有以下两个:
一个说,穆宗病重,皇后视疾,慈禧跟踪而至,在帷幕外偷听儿子、儿媳的说话。皇后哭诉屡受西太后无端的责备,皇帝安慰:“你且忍耐,总有出的一天。”
此言耳,慈禧立即火遮了眼,直闯进去,揪住皇后的
发,一
掌扇了过去。
皇后抗议,说:“我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你不能打我!”
庶妃出身、侧门宫、不能着红裙,是慈禧一生之憾,皇后此言,直踩她的尾
,犹如点燃了一个大炮仗,慈禧狂怒之下,厉声喝道:“传杖!”
这个传说,完完全全是民间小户恶婆婆、小媳冲突
仗的思路。嘿嘿,传杖?那是对付太监和宫
用的还得在太监、宫
犯了大过的
况下。其余的,就算一个未
流的小官吏,亦不受此刑。施之于母仪天下的皇后?这要在后宫外廷、朝野上下,掀起什么样的滔天巨
?慈禧还要不要
这个皇太后了?真以为慈禧脑残?
还有一个,说是穆宗崩逝之后,慈禧密令断绝皇后饮食,皇后全靠后家接济,方能苟延残喘。自觉度如年,生不如死,终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