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酣战淋漓(4/5)

、填子弹了!胡放出一枪、两枪,也不晓得子弹飞到哪里去了——这,这,这,根本就“扯不平”啊!

妥得璘的降呢,不必说了,一个个扔掉武器,举手抱,跪地投降。

没有过多久,红庙子的援军,就整个的崩溃了。

终于,“几无逸出之敌”。

红庙子狙击战,没有打成之前担心的击溃战,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歼灭战。

红庙子援军的覆灭,对古牧地的叛匪的心理,造成了一万点的伤害,仗还没有正式开打,许多就打定了输数,预备着随时开溜。

轩军的大炮首先发言了。

这批大炮,已经不是平甘回时用的拿仑炮,而是轩军新近换装的克虏伯钢制后膛炮,肃州之役后,运抵甘肃。展东禄部的炮兵,是轩军最后一批换装克虏伯炮的,却是第一批在实战中使用这种炮的。

第一炮击的目标,是城上的四门拿仑炮。

轩军不久前淘汰下来的,也是拿仑炮,不过,二者不是一个型号,轩军的是十二磅,所谓“大拿仑”;叛匪的拿仑炮,目测明显小了一个号,应该是六磅的,所谓“小拿仑”。

钢炮对铜炮,后膛炮对前膛炮。

说“对”,可能有点不够准确,因为轩军的炮兵阵地,设在叛匪的六磅拿仑炮的有效程之外。

距、界、角等参数,事先已经经过多次的调校,叛匪炮位附近的城,一时间,土崩瓦解,硝烟弥漫。

一发炮弹,犹如狙击枪的子弹一般,正正好击中了一门拿仑炮的炮架,这门拿仑炮和旁边的两个炮手,一起飞了起来,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儿,然后,在叛匪们的惊叫声中,重重地砸在了城墙后面的空地上,炮身、炮架、车,四分五裂。

这片空地上,聚集着叛匪的“预备队”,登时,一片血模糊。

叛匪的炮手,马上就发现,自己居然成了官军第一个打击的目标——真主!这算什么?大炮这样东西,不都是拿来打别的吗?怎么……倒过来成了挨打的目标?还是第一个挨打的?

幸存的炮手们,立即做出了合理的反应,动作最快的那一位,转过身来,一跃而下,跳到了城墙后那片血模糊的空地上。

炮手们做鸟兽散之后,轩军的炮击并没有停止,一颗又一颗的炮弹,砸在古牧地的城上,很快,叛匪余下的三门大炮,随着城的雉堞,一起七倒八歪了。

至始至终,叛匪的大炮,没有发过一次,结果,展东禄到底也不晓得,古牧地城上的拿仑炮,会不会被自己的后坐力,推到城墙下面去?

消灭了叛匪的“炮兵”后,轩军炮兵开始将目标对准古牧地的城墙。

在克虏伯炮不间断的轰击下,古牧地的城墙一段又一段地坍塌了,出现了至少四处以上的缺,轩军炮兵耐心地扩大着这些缺,当这些缺扩大到一、两丈宽的时候,展东禄下令总攻。

官军呐喊着,水般涌了上去,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攻城中。

通过城墙缺的时候,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缺附近的守军,早就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了。攻城中之后,巷战也并不如何激烈,叛匪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逃跑,在甘肃打金积堡,攻洪乐堡后那种玉石俱焚的场面,没有出现。

浩罕为骨的喀什噶尔兵的战斗意志,显然不能和陕回、甘回相提并论——当然,古牧地的守军中,也有陕回,可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即便拥有了洋枪洋炮,和轩军也根本不能“扯平”的时候,心理防线迅速崩溃了。

古牧地的叛匪,较之红庙子的叛匪,多少逃了些出去,不过,古牧地之战,也算得上“歼灭战”了,逃出去的那点子叛匪,想来也不能再给官军接下来的行动,造成什么实质的麻烦。

战后检点损失,整个古牧地战役,从袭黄田算起,官军拢共不过阵亡一百五十八,伤四百五十五,损失可谓微乎其微,叛匪就歼、被俘近七千,守将阿孜木库尔以下,包括马十娃、王治、金中万等目,均被击毙。

不过,白彦虎、马得两个,不在其中。

缴获的战利品,算是陕甘回以来,历次作战,最有价值是一次了:一大批洋枪,两、三门洋炮——被炮弹直接命中的哪一门,是肯定修不好的了,余下三门,修修看吧。

除此之外,还缴获了一封乌鲁木齐方面给古牧地方面的信:“乌城壮已悉数遣来,现乌城防守乏,南疆之兵不能速至,尔等可守则守,否则退回乌城并力固守亦可。”

由此,展东禄判断,“以古牧地既克,守贼尽歼,乌垣逆贼必闻风胆落,乘胜直捣,一鼓可下。”

遂决定:不做休整,立即进攻乌鲁木齐。

展东禄留陶茂林部守古牧地,自己和刘锦棠率大部队直趋乌鲁木齐。

斥候先行,不断回报:通往乌鲁木齐的路上,只见叛匪三三两两的溃兵,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