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七月流火(1/2)

恭王并不确定,醇王是否把他的真实想法,都说给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听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醇王说他打算将机营做“特别的调动和布置,以防不测”时,真正把恭王给吓到了。

恭王不能确定,这到底仅仅是醇王单纯的“好事”?还是真的“别有所图”?甚至……“蓄怀异志”?

果真如其所言,他是真心以为“皇上病重,心浮动”,“这个时候,比较容易出子”,因此要“多做一点儿防备”,机营呢,是规模最大的一支天子禁军,应该有所措置,那么,他应该去找关卓凡,为什么要来找自己?

醇王虽然脑简单,但毕竟不是小孩子了,亲王衔的郡王都封了,机营也管了这么些年,难道真的不晓得,不请旨便擅自调动、部署机营,意味着什么?

但是,亦如其所言,“难道我还能够造反不成?说出去,也没有相信啊”——呃,老七还真不像是这种

那是为了什么?

灰蛇线,不能无因。

好好回想一下,好好回想一下。

芙蓉榭之会的时候,醇王“石天惊”,在恭王看来,他虽然冒失激进,之过切,理路不清,但绪总还是正常的。

接下来……嗯,是小皇帝“天花之喜”的第一十九天,亲贵重臣齐聚乾清宫内奏事处看脉案,醇王的绪,就有点儿不正常了,当众高声说道:“国家将有大变,你我身为国戚,与国同体,岂能一默无言?”

乾清宫可是天子正衙。不是哪一家的后花园。

再接下来……就是“闹殿”了。

听说和“东边儿”吵得很厉害,都把“东边儿”给气哭了。

是不是,他“闹殿”之后。生出了些什么新的古怪的想法?

譬如,他会不会真的认为。如果小皇帝驾崩,“上”无意“议立嗣皇帝”?

不立嗣皇帝,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上”就算想着抓权不放,也不会出以这种莫名其妙的、根本行不通的手段。事实上,立一个幼君,“垂帘听政”的还是“垂帘听政”,“恭代缮折”的还是“恭代缮折”。对上位者的权力,一点儿影响也没有。

不过,醇王确实有产生这种误会的可能,他的脑筋不大清爽,“东边儿”又是个笨拙舌的,两下里说扭了,生出类似的误会,也不稀。

嗯,他不是说,“‘嗣皇帝’的事儿。‘上’推来推去,我觉得怪怪的”,又说。“这个事儿,终究是避不开的”,云云,这不就是说,他认为,“上”有意不立嗣皇帝?

于是,他觉得事态严重,就想到了自己手上的机营,要做些“特别的措置”。“以防不测”?

既如此,自然就不能请旨。也不能去找关卓凡商量了。

只好来找六哥商量了。

唉,这个脑筋!

恭王思来想去。觉得以上形的可能是最大的。

不过,也不能排除其他形的可能

但是,不论醇王的动机是什么,恭王都必须彻底打消他的这个念

这个念,不仅荒唐,而且,太,危,险了!

不论醇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摆在台面上的说法又是什么,他都不可能通过对机营做“特别的调动和部署”,达到这个目的,因为,机营根本就——没,有,用!

醇王大约是这个世上,对机营最具信心的一个

他这个机营的主事,根本不晓得机营的真实斤两是多少,也根本不晓得别眼里的机营是什么一副鸟样子。他还以为,他管领的这三万多,是大清国最锐、最犀利的一支军队;在京畿地区,更是一支拥有压倒优势的力量。还以为,非常之时,进退之间,他的机营,足以左右大局!

同时,他也信,因为他一向对部下“结以恩义”,因此,“有事”之时,部下必效死力,就是说,部下只会听他的命令,不会看“上”的眼色、受机枢的约束——他在心底,是把机营当做自己的私军了!

因此,他才会冒出“特别的措置”这种念

可是,恭王知,如今的机营,已经被醇王毁到了什么地步!如果真要见仗,不论对手是谁,哪怕只是普通的土匪,先不说胜败,单说出队——出队的时候,绝不会“溢额”了,只会“缺额”,这三万兵员,一定有许多一听说要打仗,或者闭门不出,或者“出去躲两天”,根本不会到营报到的!

如果对手是……轩军,那么,这仗根本就打不起来——连“出队”大约都做不到!到营报到的,别说三万了,就是三千,也未必能有!枪声一响,这剩下的不足十一的兵员,必定洋枪一扔,一哄而散。

醇王根本就不晓得,轩军在旗、宗室的心目中,在四九城的市井阛阓中,是一种什么形象?

至于“有事”之时,部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