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意外生变(2/3)
,但庞劲东对第七军团的要求,与一支真正的军队没有任何区别,第七军团的士兵们或是有条不紊的做着这些,或是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呆呆的看着眼前的场景。
蒙放走到庞劲东的身旁,似乎像是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嘴唇张合了几下,却没有说出
。
庞劲东多少揣测到蒙放是想发些感慨,意味
长的说:“任何一名军
,都有一天需要面对这样的场景!没有经历过我们今天经历的这些事的军
,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军
!”
蒙放叹了一
气,又沉重的点了点
:“我知道!”
庞劲东嘉许的笑了笑,转而问道:“伤亡
况统计出来了吗?”
“我军阵亡二十一
,重伤十二
,轻伤三十四
。击毙敌军一百零四
,俘虏二十七
,其中伤员十五
。”
庞劲东微微点了点
:“很好!”
“很好”这个评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第七军团在今天的表现感到满意,二则是嘉许蒙放的工作做得周到细致。
蒙放不由得高兴起来,这场血战带来的震撼因之变淡,同时继续说了下去:“我们缴获敌军的武器和物资包括……”
“这个就不用说了!”庞劲东摆摆手,打断了蒙放的话:“
是一切的基础,有
就有了一切,所以我也只关心
!能够最低程度上降低我们的伤亡,最大程度上杀伤敌
,就是真正的胜利!尽力救治伤员,能保住一个是一个!至于缴获了多少武器和物资,或者损失了多少武器和物资,我根本就不在乎!”
庞劲东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仍然被周围的很多官兵听到了,无不纷纷向庞劲东投来感激的一瞥。
这些来自国内的士兵,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环境,都不是
本主义的。正相反的是,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全是“
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故事和典型。这种故事和典型确立起的道德和社会行为准则,往往会要求
们为某样东西去牺牲自己,哪怕这样东西不怎么值钱。
那对保护羊群的小姐妹固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如果被无限上纲成为整个社会的榜样,结果就会让
们产生逆反心理,在面对一些真正无价的东西,例如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时候,反而变得很惜命,甚至不怎么在乎了。
自幼在国外长大的庞劲东,接受了西方
本主义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应用到部队建设当中来。这些士兵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对庞劲东立即肃然起敬,同时坚定了追随庞劲东的决心。本来是为了赚钱,或是寻找刺激来到这里的他们,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在第七军团有了其他的收获。
蒙放正要转身离开,突然又想起一件事
:“那些俘虏怎么处理?”
“审问一下,看看能不能提供有价值的
报!然后……”庞劲东的声音渐渐压低了,同时用手在脖子上一抹。
庞劲东刚刚对待自己
的态度充满了
文关怀,这时谈到敌
,虽然语气十分的平静,却暗含着杀气,这让蒙放不由得一凛,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庞劲东看了看蒙放,以为是在质疑自己的决定:“你是不是想和我谈《
内瓦公约》,或者善待俘虏之类的国际
战准则?很抱歉,我们只是雇佣军,而不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军队!制定《
内瓦公约》的时候,我也没去签字!”
这个决定尽管有些残忍,但却是庞劲东真实意思的表述,也是庞劲东尝试扭转国
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哪怕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
中华民族有一个很可
的劣根
,那就是厚待外
而薄自家
。说好听点是“热
好客”,说难听点,则纯粹是一种缺心眼的行为。举例来说,外国
在国内犯罪,量刑肯定是最宽松的,而犯了同样错误的国
却可能被处以最严苛的惩治。
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宁可忍饥挨饿,也要让那些
本俘虏吃饱穿暖,同样的事
是庞劲东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因为这种行为就算是感化一批
本
,也绝对不能让整个
本民族放下武器,更不能让
本
全都变成中国
。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竞争,归根结底都是民族间的竞争,而民族间的竞争——特别是战争——经常是
数量上的竞争,有效减少敌
的数量,增加己方的
数,永远是取得胜利的王道,武器就是因此而诞生的。
正因为如此,
类为了解决互相间的群体矛盾的时候,从来都是通过战争手段,而不是下国际象棋。
蒙放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更不知道《
内瓦公约》是何物,急忙解释说:“我只是觉得在这里审问有些
率了!”
“我也知道
率,很可能问不出来有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是长箐山的主
,只是在这里帮忙,而且…….”庞劲东说到这里,声音低至几不可闻:“果敢共和军对待我们究竟会是什么态度,现在恐怕还不能确定!我们自己下一步何去何从还不知道,这些俘虏带在身边就是累赘!”
庞劲东说罢,脸庞上浮现出一抹愁苦,这是哀叹于原本纯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