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七省七邦(2/3)

立,只有Z国政府才能够对其予以经济上的支援和政治上的支持。再加上Z国的实力也不是缅甸可以对抗的,因此Z国是军政府既不敢、也不能得罪的。

在当前这种危若累卵的形势下,长箐山的作战指挥室和会议室里的灯火彻夜不熄。那是果敢共和军的领导们在指挥战斗,下达和调整各种作战部署,开会研究各种可行的对策。

一般来讲,如果不考虑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训练程度、作战思想和军纪执行况,一支军队的强弱——尤其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其来源的民众基础。果敢共和军和缅甸政府军在军力上的巨大落差,正是由各自不同的民众基础所决定了的。

缅甸共有总五千五百余万,一百三十五个民族,主体民族缅族占有的比例为百分之三十五。四十万缅甸政府军的基础,正是其中的三千余万缅族。而果敢共和军的民众基础果敢,至多不过十余万左右。

这也就是说,就算果敢共和军放弃自己的民族特征和民族追求,能够将所有的少数民族团结到自己的身边,将对抗缅甸政府作为自己唯一的政治追求,力量上也无法达到与缅甸政府军相同的水平。

而且果敢共和军不可能团结到所有的少数民族,事实上也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除果敢之外的其他少数民族,或是根本没有**、反缅族的倾向,或是有着另外不同的追求,不可能与果敢共和军走到一起。

每当想到这些,庞劲东就地感到,民族关系始终是一个围绕着类社会的、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否,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主体民族是否在数量、经济和政治权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如果能够拥有这种绝对优势,各少数民族会自然而然的与其他民族和主体民族团结在一起,国家的安定团结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主体民族只是占有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就像现在的缅甸一样,那么虽然和平安定可能会丧失掉,但至少可以维持国家的统一。而如果主体民族彻底丧失了这种优势,就像前南斯拉夫,那么国家必然四分五裂。

因为历史和现实可以充分证明的是,主体民族极少有搞分裂的。

如果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仇恨,彼此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联系、共同参与到了同一段历史、在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为国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是没有分裂之虞的。但是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况就很难说了。

于是,前南斯拉夫的解体还带来了这样一个教训,那就是应该如何对待外来的移民民族。科索沃本来是属于塞尔维亚的,但是大量的穆斯林迁徙了进来,并且拼命生育后代,结果鸠占鹊巢,塞尔维亚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完全可以想见的是,这个外来民族如果在境外有主权独立国家,而且这个主权独立国家还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那么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大。

庞劲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当然要从本民族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为果敢争取自己的独立与自由寻求各种历史、现实和法理上的依据。但是如果从一个客观的立场上来看这些,就会得出这些必然的结论。

回到当前的局势上,庞劲东隐隐的有了几种想法,但是并不愿意说出来,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沈佩绂。

“我觉得…….”在庞劲东的提问下,沈佩绂有些犹豫地说:“想要短时间内迅速扩充我们自己的力量,就是联合其他势力!虽然这不能帮助我们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至少可以拖延上一段时间,而且也最直接和最可行的办法!”

沈佩绂的这番话让庞劲东十分感慨:“我们的民族从的诞生的那天起,一直到今天都是全世界最多的民族,从来没有缺的时候。让绝对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如今竟然要为此而发愁……”

虽然一直以来特区政府和果敢共和军都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想要拉平之间的巨大落差,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听到庞劲东的这句感慨,沈佩绂的目光透过窗户,怅然的看向北方。尽管此时已经是繁星点点,而且作战指挥室里灯火通明,就连窗外近在咫尺的东西都看不清楚,但是沈佩绂的思绪却随着目光飞向了远方。

祖先的坟墓所在就是那里,十几亿同族的兄弟在那里生生不息,为自己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着。他们历尽了雨雪风霜,五千年来一直顽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从没有能够撼动。而在历史上曾经和他们一起存在过的其他民族,例如古比伦,却早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

如果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在海外的兄弟,果敢的胜利就是指可待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他们却很难做到。

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想法和意愿,正相反的是,缅甸国内的局势早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回想起九八年的惨剧,很多年轻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去果敢帮助战斗。

实事求是的说,包括缅族在内的缅甸民绝非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