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舌战审计署(2/3)

“这个道理很简单,正因为啸东基金管理公司是我名下的企业,所以我对这家公司十分的了解。正因为我对这家公司十分了解,所以我可以很骄傲地说啸东是一家十分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正因为基于我个的了解和公司自身的优秀,所以将东南亚华基金给啸东基金管理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既然你有管理一家基金公司的经验,那么完全可以自己运作东南亚华基金会?”

“我为什么要自己运作?”顿了顿,庞劲东进一步补充说:“成立一家基金会,意味着要设立办公地点、招聘相应的工作员、开设大量的帐户、研究和选定投资渠道等等等等,当然也包括进行一大堆行政审批,工作非常的多,也非常的繁杂。将这一切由啸东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仅我们协会省心省力,还可以效率最高、最科学的完成上述所有这些工作,而这一切只需要向基金公司一笔并不太多的管理费用而已。”

庞劲东的解释非常合理,但是高文举不肯轻易放弃,仍然穷追不舍:“问题就在于这笔管理费,你让自己名下的企业赚取。如果说不是出于一种私心,恐怕是很难服众的。”

“就算是出于私心又怎么样?”庞劲东感到自己的耐心将要耗尽了,十分不客气的告诉高文举:“根据我的了解,国内在类似的事上并没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因此我这么做是无可厚非的。你们审计署需要做的是执行法律,而不是自己创设法律。如果有一天,国内规定我这样做是违法的,那么欢迎到时候你们再来!但是现在,如果再没有其他的事,你们就请便吧!”

庞劲东对东南亚华基金的这个安排,在协会内部有许多非议,但是在表面上却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种非议只能在暗中流传。如果庞劲东在其中真的搞暗箱作,那么不等高文举来审计,恐怕协会内部就有去检举了。

而且庞劲东说的没有错,国内在类似的事上的确没有相关规定,但是国内毕竟不是一个法治社会,庞劲东的这种做法造成的后果是可大可小的,从“可大”这种可能上来说,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庞劲东完全可能会因此被追究责任;从“可小”这种可能上来说,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况下,各方都会默认庞劲东的这种做法。

换句话说,这一切都取决于审计署是否想要较真,而高文举此时的态度很明显了,那就是不会轻易放过庞劲东。然而庞劲东此时竟然对高文举下了逐客令,在场的周心农一听,几乎差点背过气去,心想:“秘书长这几天肯定是受刺激了,要发疯了!”

这句话对高文举的影响更大,他看着庞劲东,脸上不断变化着色彩。过了许久,他几乎是颤抖着声音质问道:“庞秘书长,你是否清楚你的行为意味着什么?”

“我当然清楚,而且我还要问你,是不是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

高文举一怔,磕磕的回答:“当……当然知道……”

“既然你知道,那么就更应该明白,东南亚华协会不是我庞劲东一个的。”

高文举被庞劲东这句没没脑的话弄愣了:“你什么意思?”

“成立一家基金会需要漫长筹备和审批的过程,但是东南亚华基金会却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起来了,审批更是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这在过去几乎是没有过任何先例的……”说到这里,庞劲东诡异的一笑,才接着说:“而且你也知道国家对协会投了很多钱,请问在你的职业生涯当中,什么时候见过国家对一个民间团体投这么多呢?”

庞劲东对东南亚华基金成立过程的描述很简单,忽略了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而周心农很清楚这个作用的意义。

一家基金会的成立不是说起来那样容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许多工作,仅仅是规划基金会的构架、工作制度等等,就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力。然而庞劲东却独自一个,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工作全部做完了。如果说这种速度让惊讶的话,那么质量更加让惊讶,事实证明庞劲东的这种规划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一想到这些,周心农就对这位年纪轻轻的秘书长为佩服,第一次意识到不应该以年龄来衡量一个的才

只不过高文举对庞劲东这番话却有着另外的一种理解,而且他的理解最接近庞劲东的本意。

庞劲东说出这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自己的才,而是像一部经典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一样,暗示高文举:“我上边有!”事实上,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如果不是有高层在暗中保驾护航,协会的这些工作不可能如此一帆风顺。

此时在高文举看来,庞劲东和那个老太婆完全一样,就差把手指往上一举,然后房顶轰然垮塌下来了。

“哼,你上面有,我上面也有!”高文举心中如此这般想着,委实不客气的告诉庞劲东:“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了,我可以坦率的告诉庞秘书长,我们到贵协会来做审计,也不是因为吃饱了撑的没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