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旅顺告急(2/3)
所有的财物,所有的,都是属于李元庆本
。
没有成家的士兵们,青壮们,水手们,包括广大的们,便不可能拥有太多私有财产。
短时间来看,这确实没有问题,但长远来看,这却并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这些多成年,只靠压制,而得不到释放,没有
寄托,没有参照物,很容易会使
迷失。
这非常不利于长生岛的继续发展,扩大化发展。
这是白纸的好处,也是白纸的弊端。
正如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吃过早饭,李元庆将商老六和马德强找来,商议‘军婚’的事务。
长生岛现在就是不缺眷,而士兵青壮加起来,也只有2ooo出
,这一来,士兵们便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但毕竟眷也是
,也有
权,这件事
说起来容易,处理起来,想要两全其美,却绝没有这般容易。
毕竟,李元庆需要的是稳定,而绝不是想将这些新组建的新家庭,培养成一颗颗定~时~炸~弹。☆番茄小说网 ``-.-f-q-x`s-`.`o-
商老六和马德强几乎费尽了心思,一时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元庆也知道这急不得,只得打发两继续去想办法,而他,则来到渠敏秋的房间,跟渠敏秋商议一些商业上的事务。
长生岛由‘公有制’变为私有制,是不可逆转的流。
这一来,岛上的大多数物资,将由现在的‘大锅饭’模式,改变为纯商业模式。
比如,原来士兵要吃饭,只要去食堂就可以了。但成亲结婚之后,他去吃饭,可以去食堂,但老婆、孩子吃饭,却不能去食堂了,而是要在家里开小灶,这一来,柴米油盐,便只能通过他们的薪俸,从市场上购买。
而这个市场,得力于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李元庆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而渠敏秋,就是这方面的资专家。
先期阶段,李元庆自然也不可能开放太大的规模,但最基本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却是可以放开。
只要渠敏秋能将这些运作起来,形成良循环,那~~,李元庆给士兵们发下的粮饷、赏赐,便能通过市场,再次回到李元庆的手里,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良
循环。
而只要这个循环足够可以维持,有了一定强壮的支撑,那外部的货源、现金流,便也可进这个市场运转,从而将市场越做越大。
李元庆看似在前期要付出一些,放弃一些,但只要运转起来,收获将远远大于付出。
这就是市场。
渠敏秋本就是商世家出身,李元庆的这些想法,她几乎一点就透,很快便意识到了这里面巨大的商机,不由兴奋道:“元庆,如果这样,那~,那我是不是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商行?”
李元庆一笑,“当然可以。就叫李氏商行,要不叫元庆商行也行。”
渠敏秋俏脸不由一红,“我偏要叫渠家商行。”
两嬉笑一通,战场很快便转移到了床上。
但正当两激战正酣,外面忽然有亲兵急急呼喊,“报~~~,旅顺告急。”
渠敏秋不由又气又怒,这亲兵是纯粹跟她过不去么?
李元庆一听是旅顺告急,也被吓了一大跳,不敢怠慢,只能三两下完活,急急提上裤子来到外面。
看着张盘发来的急报,李元庆的脸色不由一片郁。
正如之前李元庆猜测,镶红旗和正蓝旗的十几个牛录吃了大亏,莽古尔泰和岳托都是大怒。
两主力赶至复州后,没有太多停留,直奔旅顺方向杀过来。
张盘表示,此次正蓝旗和镶红旗来了二十几个牛录,还有镶黄旗和正白旗的几个牛录,加之各种汉军旗、披甲、蒙古
杂役、辅兵,后金大军
数过万,已经兵临旅顺城下。
李元庆又仔细看了一遍信笺,疲惫的揉了揉太阳。
此时这般形势,东江本部那边剪不断、理还,肯定是无法抽调兵力过来救援旅顺的,即便能来
,那至少也是几天之后的事
了。
旅顺和张盘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只有自己的长生营和广鹿岛的陈忠。
三部唇亡齿寒。
旅顺由于其位置的关键,不容有半分失误,李元庆只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放下在长生岛的一切事务,派亲兵去调集兵力,马上驰援旅顺。
渠敏秋这时也收拾利索,急急走出来,“元庆,出什么事了?”
李元庆将信笺丢给渠敏秋,渠敏秋迅速扫了一眼,不由‘啊’的一声低呼,“元庆,这,这该怎么办?”
李元庆这时早已经冷静下来,“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凉拌。这次,怕是莽古尔泰和岳托都来了,这两个狗鞑子,看来,给他们的教训还是不够啊。”
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