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天启四年的第一场雪(2/3)
密鼓的修建之中,大小7oo多艘战船,足以隔断江面。
李元庆也很害怕后金军会不开眼拿这些战船下手,早在两天前,江畔北面的芦苇,便已经被他下令用火势引燃。
可惜,此时沼泽还没有封冻,燃烧的效果并不够理想。
但总算将这个障碍清除掉,这边的视野已经变的很开阔,除非后金军打地道过来,否则,绝逃不过明军的眼睛。
而有许黑子这种专家在,对付地道,明军也有着诸多的应对手段。
土墙之后,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大缸,倒埋在地下,有工兵专门监听,一旦有
在地下挖掘,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察觉。
此时,虽然拥有兵力2万余,气候比北地之行也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但正是因为如此,李元庆却更不敢大意分毫。
事物都是相对的。
天冷,大家都冷。而此时,天气柔和,大家便都舒坦。
在这种状态下,后金军又坐拥出场之利,其中各种琐碎的关节,也由不得李元庆不考虑周全。
在营地巡视了一圈,又检查了各种战备物资,见一切都在轨道上,李元庆这才回到了大帐,召集军官们议事,具体分配任务。
船队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6路不可比拟的运输优势。
像是粮,要是走6路,两万
几个月的吃喝拉撒,没有几千匹骡马,那是绝无法做到的。
但这对船队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李元庆的大帐里,中间摆放着镇江区域巨大的沙盘,周边,两部军官们分侍而坐。o ◇番茄小□说网 `--.-f`q-x`s--.
李元庆坐在最上首的白虎皮宝座上,张攀和陈忠分坐左右。
按照军职,像是官沧海、许黑子,包括黄国山、孔有德、刘达斗诸,都已经是游击职,与张攀平级了。
但张攀毕竟是老将,也算是李元庆的前辈,在坐席上,李元庆自然要照顾张攀的面子。
对于此,长生营的儿郎们自然也表示接受,陈忠部也是如此。
只不过,张攀并没有战兵,话语权自然大大减弱。
但张攀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与当年的张盘相比,他更加柔和,也更容易融,这让李元庆和陈忠跟他相处起来,没有丝毫障碍。
此时,时间虽是仓促,但明军在出发前便准备充分,各项物资充足,军务这几天也接连布置了数遍,完全就是以防御为主。
虽说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但李元庆明了,此时的长生营,在防守上,可以拥有一定的掌控权,但若想要直接对镇江城发动进攻,在面对后金主力的
况下,这根本就不现实。
俗话说,‘想打,就要先挨打’。
在这方面,李元庆有着足够的耐心。
无论是老、还是皇太极,李元庆都拥有着他们无可比拟的年龄优势。
就算是熬子,李元庆也有足够的信心,熬死这两条老狗。
军务很快布置完毕,各部将领迅速离开执行。
帐内只剩下李元庆三。
陈忠有些疲倦的揉了揉太阳,对李元庆道:“元庆,我倒是不太担心咱们这边。倒是大帅那边……义州,恐怕并不好取啊。”
张攀也点了点。
他自然明了,陈忠这话绝不是托大、狂妄。
有李元庆在此,在防守方面,他几乎挑不出瑕疵。
此时的明军营地,就像是一只巨大的刺猬,后金军想要吃下,哪有这么容易?
加之陈忠部与长生营配合默契,令行禁止,各项环节,很难出现纰漏。
反观毛文龙那边,虽没有直接面对后金主力的压力,但此时,正白旗、正红旗、镶红旗,包括两黄旗的主力,都没有出现。
张攀实在是为毛文龙捏了一把汗。
“老陈,大帅吉自有天相!再者,本部近两万战兵,也绝不是摆设。又有大江的阻隔,相信,用不了几天,咱们就会收到大帅的捷报。此时,咱们还是要先照顾好眼前啊。”
李元庆点了点,“张大哥所言不错。依照大帅的
明,他绝不会贸然冲动的。即便义州有皇太极亲自坐镇又如何?咱们东江的儿郎们,可也绝不是吃素的!”
…………
陈忠和张攀离去了,李元庆独自坐在大帐中,凝视着这差不多得有个十平方的沙盘,久久不语。
正如陈忠的担心,对于己方营地的防守,李元庆倒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常年的征战,面对这样的防守,李元庆早已经不知几回,麾下的儿郎们,就算是辅兵,也有了很充分的经验。
但毛文龙那边,这几年多是小打小闹,虽也有能过得去眼的功绩,但自从陈继盛右协失利之后,本部的士气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大帅,我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