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到了咸甜之争的季节(1/2)
没错,赵谦想到的办法,就是通过b站上面的up主,对两站进行屠版式宣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宅圈是小众群体没错,但小众同样意味着粘强。b站上面大部分用户,都是学生和上班族,他们才是网剧的主力消费群体。
学生党和上班族这些年轻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中老年群体要强得多,一旦成功引起他们的兴趣,很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观众。
况且随着近年来弹幕网站的兴起,这些网站上的用户数量,虽然不如传统视频网站,但同样不容小觑。
屠版式宣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天统计出来,《很纯很嗳昧》前两集的点击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涨了些许,让诧异。
评分虽然下降到了8.2分,但依然处于同期最高,可谓是收视和碑齐齐炸裂。
赵谦终于松了气。
只要前期成绩起来,后面成绩一般都会越来越好的,这就是惯的力量。大部分观众们都喜欢盲从,对于大众所喜
的,一般不会抗拒。
这跟小说一个道理,所以才会有开黄金三章的说法。
既然已经开始步正轨,那就不用话太多心思在这上面了。赵谦开始忙活自己的事
。
“吃粽子咯!”
中午吃饭时候,除了平常的饭菜以外,李婉晴还端出来三个粽子。
赵谦恍然,对哦,今天是端午节。
这几天太忙,差点忘了,要不是李婉晴说要吃粽子,自己还不知道。
粽子包起来太麻烦,都是直接下面超市买的,各种味都有,买回来再蒸一蒸就能吃了。
赵谦拉开椅子坐下,随道:“哦,差点忘了,端午节快乐。”
李婉晴连忙说:“打住打住,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
“端午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赵谦眉一扬,“谁说的?”
“大家都这样说啊。”李婉晴没反应过来有什么不对。
旁边的张思雅耸耸肩:“朋友圈都这样说,估计她也是跟风吧。”
这话换来李婉晴一顿猛捶。
赵谦翻白眼:“我怎么记得这话去年就出现过,还被民俗专家辟过谣来着,现在还有在传?”
李婉晴顿时脸红。
专家辟过谣?她还真不知道。
好在不光是她,张思雅也不知道。
赵谦好心给她们俩科普:“屈原是在端午投江没错,不过这跟不能说快乐是两回事。
古代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艾叶,熏苍术、白芷等行为,就是为了驱虫避邪,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的,是为了祛毒平安的,并不是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
节
。
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是先有节之后,才有传说附着在节
上,赋予节
以其他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说端午节就成为了一个祭祀
的节
。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写有‘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所以,端午节不能说快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说端午安康可以,说端午快乐也没问题。”
不过科普归科普,节最关键的是能多少天假,这才是广大群众能不能快乐的源泉。
看到两个妹纸崇拜的小眼,赵谦心里又多了几分虚荣感。
啊,为什么我要这么优秀~~
扯谈完毕,我们还是来说说今天吃什么味的粽子吧。
赵谦轻咳两声:“相比之下,我更关心今天要吃的粽子是什么味的?”
目光看向李婉晴。
李婉晴说:“楼下超市买的,咸的甜的都有,不过我没注意区分,都放一块儿煮了,吃到什么就什么吧。”
哇,好随便的!
幸亏赵谦甜咸不忌,不然换了别估计会郁闷死。
南粤粽可以说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了。
个相对较小,外形别致,除鲜
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
丁、鸭
丁、叉烧
、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这只是省内的主流味,不同地区肯定还会有不同的区别,比如
汕地区的“双烹”、肇庆的“裹蒸”、雷州半岛的“簕鼓粽”等等。
赵谦小时候就吃过曾祖母做的簕鼓粽,也就一两次,长大后周围就没会包了,市场上也不见有卖。
那种小时候的味道,再也没尝试过。
所谓的簕鼓,是地方方言,学名露兜树。
簕鼓粽就是用露兜树的叶子长条编制而成,织成一个掌大小的小笼子形状,再把糯米、
、腊肠、虾米等材料放进去,最后封好放进锅里蒸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