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2/2)
全是关乎资质,明师固然难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寻找。韩信求封齐王的时候,刘邦几乎误会,全靠他的业师在旁指点,仿佛现在学校中,教师改正学生习题一般。以刘邦的天资,有时还有错误,这种学问的,就此可以想见了。
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
、朋友五伦,一一打
,又把礼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够平
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几十年,他那厚黑的余气,方才消灭,汉家的系统,于是乎才断绝了。
楚汉的时候,有一个,脸皮最厚,心不黑,终归失败,此
为谁?就是
知道的韩信。胯下之辱,他能够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刘邦之下。无奈对于黑字,欠了研究;他为齐王时,果能听蒯通的话当然贵不可言,他偏偏系念著刘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说:“衣
之衣者,怀
之忧;食
之食者,死
之事。”后来长乐钟室,身首异处,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讥诮项羽是
之仁,可见心子不黑,作事还要失败的,这个大原则,他本来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这里失败,这也怪韩信不得。
同时又有一个,心最黑,脸皮不厚,也归失败,此
也是
知道的,姓范名增。刘邦
咸阳,系子婴,还军坝上,秋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计,总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刘邦仿佛;无奈脸皮不厚,受不得气,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归来至彭城,疽后背死,大凡做大事的
,那有动辄生气的道理?“增不去,项羽不亡”,他若能隐忍一下,刘邦的
绽很多。随便都可以攻进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项羽的江山,一齐送掉,因小不忍,坏了大事,苏东坡还称他为
杰,未免过誉?
据上面的研究,厚黑学这种学问,法子很简单,用起来却很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刘邦司马懿把它学完了,就统一天下;曹刘备各得一偏,也能称孤道寡,割据争雄;韩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时,偏偏与厚黑兼全的刘邦,并世而生,以致同归失败。但是他们在生的时候,凭其一得之长,博取王候将相,炫赫一时,身死之后,史传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后
谈到他们的事迹,大家都津津乐道,可见厚黑学终不负
。
上天生,给我们一张脸,而厚即在其中,给我们一颗心,而黑即在其中。从表面上看去,广不数寸,大不盈掬,好象了无异,但,若
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无限的,它的黑是无比的,凡
世的功名富贵、宫室妻妾、衣服车马,无一不从这区区之地出来,造物生
的妙,真是不可思议。钝根众生,身有至宝,弃而不用,可谓天下之大愚。
厚黑学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起初的脸皮,好象一张纸,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墙了。最初心的颜色,作白状,由
色而炭色、而青蓝色,再进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这个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为城墙虽厚,轰以大炮,还是有攻
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
都不愿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于厚学的
,任你如何攻打,他一点不动,刘备就是这类
,连曹
都拿他没办法。
于黑学的
,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买主越多,曹
就是这类
,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倾心归服,真可谓“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够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渊之别,但还露了迹象,有形有色,所以曹
的本事,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贤中去寻求。有问:“这种学问,哪有这样
?”我说:“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臭’方能终止;学佛的
,要讲到‘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才算正果;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总之,由三代以至于今,王候将相,豪杰圣贤,不可胜数,苟其事之有成,无一不出于此;书册俱在,事实难诬,读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径,自去搜寻,自然左右逢源,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