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4/7)
。你压压火气,歇一会还得卖力气,我俩还没完成伐树的任务。”
马向前猛转身,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顺手把锯片扛在肩上,抬脚就往回走,边走边说:“嘿、嘿也好,这棵树先留着,明天再说。”
孙二牛没拦他,两没回大队,各自回了家。
贾半仙见孙二牛这么早就回到家,心里很纳闷儿,便问他:“你们到处伐树,平时都很晚,今天怎么大亮天就收工了?”
孙二牛向她说了自己和马向前去伐大柳树的事,贾半仙没听完就打断孙二牛的话:“你们简直疯了,我告诉你,上有天,
外有
,地上有仙!那棵大柳树早就有了仙气,从来没
敢动它一个枝。早些年被雷公劈断过,刘有权让
拉回来烧炕,怎么样?他的柴垛起了火。”贾半仙看一眼低
想事的丈夫,又说:“当时有
在劈断的树上发现一行字,把村里认字的
都找去了,谁也认不出来,都说这字不是凡
所写,明明白白是仙的笔迹。后来大柳树又长出新的树
,前年又遭雷,火盆大的火团围着它转,大柳树照样活着,雷公都拿它没办法。听我妈说过,大柳树下面还有
,那里曾经住过黄皮子,那个黄皮子有了几百年的修行,迷过很多
。”贾半仙在丈夫背上拍一把,压低声音说:“老黑他妈在年轻时就被黄皮子迷住过,做出不可思议的风流事。刘有权在他家玩牌住下来,她把刘有权当成了自己爷们儿,钻错了被窝。”见孙二牛没怎么听,贾半仙发了火:“你这个笨鬼,说话困难,耳朵也不好使啊?我跟你说,千万别去招惹大柳树,树上掉个杈把你砸死倒没什么,我和有望也得遭殃!”
孙二牛小声嘟囔:“够粗的树都砍伐了,任务还没完成,咱村能砍的树只有那棵大柳树和小庙上的几棵榆树,再没办法,明天先把小庙
上的几棵榆树伐了吧!”
贾半仙直愣愣地看着他,孙二牛有些慌,他怕老婆又搬出什么鬼儿来,急忙改说:“这事也用不着我管,还有马向前呢。”
贾半仙看一会儿丈夫,突然大叫:“小庙的榆树也不能砍!那里住着镇水大仙,如果惹恼他,刘屯就得年年发水,年年有
淹死!”
为了不惹妻子,孙二牛不再说话,等贾半仙脸上露出笑容,孙二牛说:“就怕兰书记非让我俩砍,他的指示必须执行。”
贾半仙半闭着眼,想了半天儿,突然哈哈大笑,笑得孙二牛心里直发毛。贾半仙笑够了才说话:“不用担心了,明天你把大柳树的事向兰正报告,他让怎么办,你就怎么办。”
第二天一早,孙二牛和马向前去了大队,在食堂吃完早饭,二坐到兰正的办公桌旁。马向前推一把孙二牛,孙二牛向兰正汇报:“刘屯够粗的树基本砍光,青年林的树又太小,砍来也没用,就剩下小庙
的几棵榆树和家南的大柳树。”兰正问:“什么小庙?”孙二牛说:“我也说不清,看里面的泥像挺吓
,听我老婆说,好像是镇水大仙,挺不好惹的。”兰正想了想,瞅着“
定胜天”的标语说:“不要相信那些封建的东西,当一个大无畏的无论者。不过吗,炼钢也不差那几棵榆树,把村南的大柳树伐倒就行了。”
孙二牛看一眼马向前,马向前正瞪着眼睛想事,没有理会他。孙二牛只好说:“那棵大柳树的树龄很长,树
底下都空
,前年还遭过雷击,没死掉,挺禁活。如果把它放倒了,出的木料不会少。”
兰正站起身问孙二牛:“你说的是不是刘屯南岗子上的大柳树?”孙二牛回答:“就是它。”兰正又问:“它的旁边是不是埋个不知名的淹死鬼?”
孙二牛点点。
兰正重新坐回椅子里,两眼盯住炼钢炉上的大幅标语,小声嘟囔:“除迷信,
定胜天。”看着看着,他改变态度,慢腾腾地说:“木材也差不多了,先不动大柳树,大家集中
力烧炭,我要尽快看到咱黄岭炼的第一炉钢。”
木炭烧成,各家各户的铁锅也都集中到大队,还有各式各样的门锁,们把它们放在一起烧。出炉的钢是一堆混有渣滓的废铁,
什么也不能用。傻了眼的兰正没有埋怨由农民转变过来的炼钢工,而是琢磨怎样把这没用的铁砣子处理掉。上级让兰正上报钢产量,兰正胡
编造练成三十吨。
三十吨钢铁装了一马车,裹着红绸子运到公社,据说,要统一送到大型炼钢厂。
炼出的钢是虚假数字,却成了黄岭大队的光辉业绩,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令嘉奖,并号召各大队都向黄岭学习。公社送来锦旗,写的都是赞美词。县里送来大奖状,兰正把它挂在食堂的领饭,当炼钢的社员吃到可
的饭菜时,也能体验到新型炼钢工的光荣。
就在全国大炼钢铁蓬勃发展之时,黄岭的炼钢事业也该蒸蒸上,兰正又犯了“后松”的老毛病,受到奖励后当即宣布:“因工作需要,炼钢的事由年轻的大队长孔家顺负责。”
兰正是大队一把手,要抓最重要的事,粮食最重要,没有它谁也活不了。
黄岭大队第一个建起土炼炉,也是第一个作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