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节(5/7)
不了,着急也没用,趁着大树没伐倒,还可以在树
下乘凉,正好甸子上没
,咱俩多坐一会儿。”
刘强没心思在这闲坐,斜过看了杨秀华几眼。杨秀华装作不在意,故意背过身。刘强端起锯片,想把它扛回去,锯片沉,来回拿不方便,无奈,只好坐在树下等
。
杨秀华看到刘强瞎忙活,心里笑,没表现出来。刘强不说话,她也不说话,侧身坐着。
太阳像升起的火炉,把大地烤的焦热,没有什么生命喜欢在这个时候活动,只有晒的
籽发出“劈啪”声。刘强沉不住气,对杨秀华说:“你在这闷着
啥,快回家吃饭吧!”
杨秀华靠近刘强,轻声说:“给你讲讲我的家乡故事,咱们解解闷儿。”
刘强没心听,便说:“你刚才唱的歌挺好听,跟谁学的?讲讲这些吧!”
“那也得从家乡说起。我的家在很远的地方,有多远,我也说不准。家乡没有路,连条小路也没有,无边无沿的盐碱地,到处都是芦苇,河渠错,有的通往大淀,有的通往乡镇。家家有小船,小船是生产工具,也是
通工具。夏天,水足鱼丰,小船
漾河上,河两边是垂柳,被茂密的芦苇包围着。天上飞着水鸟,鱼儿在水中跳跃,碰到巧,还有红鲤鱼跳进小船舱。男
们可以到大淀里捕鱼,也可以划船到镇上去卖,换回细米和细布,给
们做花衣裳。
们则很少出门儿,有的
一辈子也去不了镇上。
孩子更是被大
管在家里,只能编席织鱼网,想玩耍,就到小河里捞菱角。村里的小姐妹,喜欢合伙洗澡,大家光着身子,拍打清澈的河水,捋着垂到河面的柳条,抚着自己的秀发,哼唱动听的渔歌,做着出嫁前的醉梦。家乡
孩子出嫁早,一般不超过十六岁。大
说,
孩子大了会惹
,早嫁出去早省心,少供几年饭,早拿到彩礼钱。我们村子小,没有小学校,二十里以外的大庄有学校,
孩子去不了。村里
没有一个识字的,外面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永远做不完的梦。你们这好,
孩子也让上学,吴小兰还上了中学,成了大文化
。”
听杨秀华提到吴小兰,刘强的心又一阵颤动。杨秀华好像有意提到这个茬,用眼溜一下刘强,探一探他的表
,继续往下讲:“我是家里最大的
孩子,提水做饭啥都
,冬天就在院子里编席,编腻了,就唱歌,听到什么唱什么,有时自己编着唱,小村里的
都叫我百灵鸟。我唱歌的本领是从父亲那里传来的。听我妈妈说,父亲会唱河北梆子,因为唱得好,姥爷才看中他。妈妈的娘家在镇上,很富足,父亲跟她沾了不少光。听父亲说,母亲嫁给他,是看中了他是忠良的后代,至于我的祖宗在哪辈儿当了忠良,他也说不清。我父亲在外面闯
过,比较开通,谢绝了找上门儿的媒
,没有让我早嫁。虽然比别家
孩儿多供了一年饭,我家也多卖了很多苇席。”
听着杨秀华的娓娓讲诉,刘强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故意逗她:“我看不是你爹留你,而是嫁不出去。”
杨秀华认真起来,站直身让刘强看,转着身说:“你好好看看,我身上哪块儿有毛病?和大地方不敢比,在我们小村,我是最美的百灵鸟。”刘强急忙把她拉回树根上,开着玩笑说:“百灵鸟,是百灵鸟。在你们村是百灵鸟,见到大世面,百灵鸟就成了秃鹌鹑了。”
“你说啥?”杨秀华从树根上跳起来:“谁是秃鹌鹑?不许你骂,要说秃鹌鹑,我看吴小兰是!”
从杨秀华对吴小兰的抵触绪上看,刘强隐约体会到她的心思。可她只是一个出来乍到的
孩子,只知道追求
,并不知
的厚重。她怕别
说她不好看,而美貌并不是
的基础。
是心心相印,不是投机,也不是强求。
刘强低着不说话,杨秀华蹲下身,扶着刘强的肩,抽泣着,非常委屈的样子,流着泪说:“我知道吴小兰在你心中的份量,说她不好,伤了你的心,以后我不会这样,可你也不能把我看得那么丑啊!”
“这不是逗你玩儿吗!还百灵鸟呢,经不起玩笑。我看你还是早点儿回家,呆长了,还得找茬。”
杨秀华涕为笑。
看到杨秀华的迷笑貌,刘强也变得很舒心,他承认,这真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小姑娘,没有嫁不出去的理由。刘强说:“还是讲你的家乡吧,我挺
听。”
杨秀华让刘强搅得烦心,对家乡的故事没了兴趣,只是粗略往下讲:“去年,县里修县道,要把路通到村里,社员们乐的不得了。自古以来,村里都在泥水中转,现在可以顺大道去县城了,
孩子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可是,一场大水冲走了一切。那场水真大,也许是天河开了
子,把所有的水都倾向
间。洪水涌进村子,来不及上船的被大水
到房顶,看到的是水天相连。多亏解放军救得及时,把我们送到很远的岸上。到处是灾民,吃的是救济,父亲不愿再回老家,带着我们流落到这里。”
杨秀华故意加一句:“也许咱两家有缘分,没有这场大水,我不会走出芦苇,也不会遇到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