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节(5/10)

出地狱,就是天堂。”

刘强不为酒肉、金山、美女所诱,越过碑林牌阵,抛开为争乌纱而打斗的人群,在种类繁多的支架前停下,细一想:“既然天使告之,天机不可泄露,我也没必要在此探究,不如打翻支架,扫出一条通路。”又行了一段路,觉得平静,也见到一丝光明,刘强嘀咕:“光明之处必是地狱之门,听说地狱之路难走,都是震唬世人。”走到近前,原来发光体是一盏特大的油灯,四周围着哭泣的鬼魂,状似送灵。看到别人哭,刘强心中也难过,想到奶奶的死,连一口面汤都没吃到。想到刘军的死,连正寝的地方都没有。想到付老师的死,挂在冰天雪地的歪脖树上。他不禁发出感叹:“有了这么多的孝子贤孙,此人也算活得值。”

话音落,前面立起一个牌子,上书:

孝孝孝,

笑笑笑,

人已相知,

地狱也知道。

牌子大,有立柱支撑,在刘强面前晃动,挡住去路。刘强用手推,牌子倒。刘强过,牌子又立。刘强说:“地狱之路本来不平,还要设这些障碍,这是筑路者的过失。”此时,牌子前后出现众人,是一个庞大的出殡队伍,出殡方式和世间大同小异,只是规模惊人人人海,大小车辆不计其数。

戴重孝者都有乌纱,一人纱帽较大。他身后是辆集钱车,金钱源源不断地送到集钱车里。戴小纱帽者把零币抛向路边,看到穷人捡,还故意扔得远些。一群互不相干人迎在路旁,有人为他们送上孝带,他们把孝带中零币揣进怀里,加入荡人流,痛哭流涕,喊爹叫娘,比孝子们更甚。此种事,一路上不断,送殡队伍不断壮大。刘强心有不平,顺口说出:“在我的家乡,死人装进棺材尚难,曾有活不起死不起的说法。戴乌纱之人,虽有孝心,也不必这样排场。况且人死如灯灭,再折腾也不可复活。不如接济贫苦,用善举慰藉亡灵。”话一出口,惹怒戴孝随从,纷纷向大乌纱报告。大乌纱转回身问刘强:“你是谁的手下,竟敢议论于我,我要找你的上司算账!”

虽然大乌纱势大,刘强没把他看得太重。他不卑不亢,看着大乌纱说:“我是农民,不在谁的手下。我言中无错,不怕你算账。”

大乌纱一脸狞笑,话音尖刻:“你要有权或有钱,和你说话也算值得,想不到一介草民来捣乱,快滚!”

刘强想争辩,被一种力量推走,离开人群后,一位老妇人用低哀的声音诉说:“这个戴大乌纱帽的人官高位重,谁也惹不起他。他这样发丧老人,并不是尽孝心,而是搞排场揽钱。”

刘强觉得这样的事情在世间不算稀。

妇人说:“这个亡者是我的病友,心地善良,为人随和,可老太太的四个儿子都是牲畜。他们不念养育之恩,只顾分刮老人钱财,让老母亲在晚年居无定所。四个儿子都不缺钱,老人有病却得不到治疗。

人临终前住在小儿子家里,其他三子一毛不拔,也不来探望。特别是大儿子,有权有势,钱多屋大,家内养妻,外面养妾,却容不得一老母。怕世人谴责,便用忠孝不能两全做借口。小儿子夫妻急盼老人早死,百般虐待,拳脚相加,老人终前,竟得不到一口水。

人故,长子领人大搞排场,吹打弹唱,惊扰四邻,收聚大量钱财。本来,老人灵魂可入天堂,让四子一闹,被裹挟进地狱。我和老人日亡,念生前之好,想跟她同走,也随入地狱。狱中长官判我二人无罪,留去自由。但进得容易出去难,等到老太太的四子都入地狱,我俩本该解脱,还要等他们做完丧事,再寻走出地狱之路。”

刘强听了叙诉,心里愤愤不平,大声说:“养育之恩不报,还要披麻戴孝,这种伪善,害世不浅!”

送殡队伍乱,集钱车翻,四子撕打,争夺钱财,互相抱怨对老人不孝,其他人摇幡呐喊,张牙舞爪地向刘强围过来。刘强想:“自古以来,和两种人不可争道,一是接婚,二是送殡,是喜是悲,一生只有一次。”

刘强绕道离开。

前面是一道高墙,刘强以为到了地狱边缘,便在墙下寻找狱门,不见蛛丝马迹。他说:“地狱之门也怪,进时大开,出时紧闭,难道出得地狱还要向守门鬼行贿不成?”

墙下响起一阵“吱吱”声,立起一座房屋,房屋有门,门上有横幅:

《收礼处》

门两边是条幅,右边是:

《想过此墙必交礼、分礼轻礼重》

左边是:

《给你阶梯往上攀、分攀难攀易》

送礼人在门前排长队,所交礼品五花八门。有鸡蛋、炕席等农产品,钢筋、水泥工业品,烟酒、罐头,儿童玩具,体育娱乐器具,夫妻保健用品,有被宰杀的动物尸体,也有活生生的人女性。小到油盐酱醋,大到房屋地盘儿,世上所兴,这里尽有。收礼处根据所收礼品不同,给出的梯子也不同。送重礼者得梯宽大,而且自动运行,登上去不费力,过墙极易。礼轻者梯小,根本够不着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