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你要入乡随俗(2/2)

圣保罗的特色菜——烤吧。”

苏珊娜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挽住了赵国阳,径直就往不远处的烤架走去。

被这么一个漂亮热辣的外国孩拉着,赵国阳感觉有些不太自在,忍不住看了看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还好,没注意到这边。

向前走了几步,赵国阳就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道:“苏珊娜小姐,我自己走吧,你这样被我的同伴看到,会误解的。”

听到赵国阳的直言不讳,苏珊娜的眼睛里就蕴满了笑意。她眨了眨眼睛,毫不在意的说道:“哦,没关系,你们华夏不是有一句谚语,叫‘乡随俗’嘛。就算你的同伴们看到咱们手拉手,也应该可以理解才是嘛!”

听了这位美生硬的劝慰,赵国阳忍不住哑然失笑。

想想也是,桑国的孩子天之中就有一种追求自由的

家对自己热一点,估计也没其他意思,就因为自己的葡语说得还不错,加上彼此都是同龄的缘故,自己要是太过介意这个,反倒有些着相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赵国阳倒也大方起来,顺其自然的被苏珊娜拉着的手,不再有抗拒的想法。

拉着赵国阳来到烤架旁,苏珊娜和两位厨师低语了两句,就有一位厨师给二的盘子里添上了两块烤

“赵,你尝一尝,绝对不会令你失望!”苏珊娜指了指盘子说道。

赵国阳点点,叉起一块放到了嘴里,咬了几随意道:“唔,味很不错,应该伊亚菜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吧?”

“答对了,赵,你懂得真多,根本不像是第一次来咱们桑国呢。”苏珊娜笑盈盈的夸赞了一句道。

赵国阳“唔”了一声,想了想,就对苏珊娜解释道:“咱们华夏有一句谚语,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意思就是说,有学问的,即使没有去过某一个地方,也能知道很多事……”

“呀,这个谚语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苏珊娜欢呼一声道,“赵,你快给我多讲几个华夏的谚语,回了学校我也好和我的中文老师吹牛!”

听了这位大小姐的话,赵国阳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儿:感这位州长儿学中文,就是为了吹牛啊。

当然了,腹诽归腹诽,对苏珊娜的请求,赵国阳还是照办的了。

是一边吃一边聊,赵国阳随意跟苏珊娜讲了讲华夏的一些谚语和诗句。

诸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千好、花无百红”之内的,听得苏珊娜两只大眼睛直放光。

特别是最后一句谚语,苏珊娜是十分感兴趣。

当听赵国阳说,这句话是比喻好景不长,或友难以持久的时候,苏珊娜的脸上就多了几分丰富微妙的

沉默了一会儿,苏珊娜又开问道:“赵,你好厉害啊,比我的老师懂得还要多呢……我能请你一件事吗,我想你在圣保罗的这段时间,给我多讲一讲华夏的文学和历史知识。”

“唔,文学和历史知识啊……”

赵国阳愣了一下,摇摇道,“这个我也不是不能给你讲。但是苏珊娜小姐你应该知道,我大学里学的是工科,是机械类的,文学和历史方面,只能讲个大概,可做不得准的哦。”

“这个没问题啊!”苏珊娜连连摆手道,“不管你在文学和历史方面的水平是高是低,总是要比我强得多了。而且,你讲故事很有趣味,我很喜欢呢。”

听得苏珊娜这么说了,赵国阳也只能点应了下来。

在他看来,自己在圣保罗呆的时间反正也有限。这位苏珊娜大小姐,总不能天天缠着自己求学吧?

看到赵国阳点同意,苏珊娜就是一阵欢呼雀跃。

她喜笑颜开的晃了晃拉着的赵国阳的手道:“赵,那咱们这就开始吧。你先给我讲讲,刚刚那句谚语的出处好不好?就是‘无千好、花无百红’那一句!”

“呃,这个啊……”

赵国阳皱起眉认真想了想说道:“这句谚语,最早是出自《元曲选?儿团圆》的。后来,咱们华夏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引用了,才渐渐将其扬光大。”

“其实整个诗句应该是这样的:‘无千好,花无百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听着赵国阳的解释,苏珊娜的眼渐渐亮了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