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义(2/3)
大员。
详问后沈溪才知道,新任福建提学已到汀州府,正月底先从长汀县主持岁考,随后就是汀州府治下的县。能提前去拜访一下福建提学,不但对于这次岁考有帮助,连乡试或者也能得到格外的青睐。
新任福建提学,名叫苏葵,刚从江西提学佥事调任福建提学副使,此
翰林出身,本身学问很好,但却是理学名儒,这为沈溪的进学蒙上了一层
影。
一旦苏葵要跟他计较之前关于他心学文章之事,给沈溪这次岁考判个四五等,那沈溪别说考乡试了,连秀才功名是否保得住都成问题。
“苏兄,你既然知道这位苏提学可能看不惯我这等年轻狂妄的后生,为何还要邀我同去?”沈溪出了门
。等把事
问清楚后不由摇
叹息,这苏通不是明摆着害
吗?
苏通笑着解释:“沈老弟,其实我是想帮你啊。今天苏提学要请我等生员一起格物。若单你不去,这不是诚心不给苏提学面子?到时候。你可真要倒大霉了!”
沈溪
吸了一
气,他还没听说提学官到地方后先跟该地学子联谊的,难道他就不怕招惹非议?但转念一想,以前尚是童生时,刘丙到汀州府,对于他们的拜访可以置之不理,但现在好歹他和苏通有功名在身,提学官对儒学署学子的学业表示关心。不是很正常的事
吗?
这次苏葵在汀州府举行“格物”之所,是城中有名的“明青书院”之内。
却说这苏葵有个习惯,走到哪里,都喜欢考察地方的治学之所,若见书院年久失修,必会发动地方官府士绅进行修缮。虽然这是他对地方学子的一种“恩惠”,但仔细想来,修书院必定能名载地方县志、府志之中,变相也是在为自己扬名,沈溪不能判断他到底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
等到了地方。府城周边过来的秀才很多,老少皆有,但年轻一辈中以沈溪年岁最小。其次都要十七八岁往上,中间出现一个年龄的断层。
老的则有五十多岁,比起苏葵年岁还要大一些,但却要自称“学生”。
也并非所有府城周边的考生都会来,赴会的主要是年轻有志于科举之
,诸如冯话齐这样以治学为目的,无心于乡试的秀才,便不会出席这种文会,这正好让沈溪避免师生一起参加文会的尴尬。
沈溪和苏通到的时候。苏葵还没来,一众生员各自占据一个蒲团盘膝而坐。众
好像正在积极探讨学问,但沈溪仔细一听。却都是诸如西门大官
如何如何,潘金莲又如何如何,居然探讨《**梅》的
更多一些。
也是《**梅》刚出版不久,在这汀州府地面上是属于最热门的“畅销书”,由于其内容新颖独特,还有栩栩如生的彩色
图,众学子闲暇时均以其为消遣。
苏通刚坐下来,就有
围上来跟苏通讨要《**梅》,还有
询问苏通到底“兰陵笑笑生”是何
,要苏通代为引荐。
这说明苏通早就在
前显摆书是他找
刊印的。
“……此等先有各类说本问世,再有《桃花庵诗》名动江南,如今更是以《**梅》名动四海,此
必当是有大才之
,值得我等去拜访求教。”
但也有
不以为然:“一个写诲**诲盗说本之
,谈何大才?我看这
只是沽名钓誉之徒!”
“你又未见过他本
,怎知他诲**诲盗?《**梅》之内全然是我江南世俗之风气,君子立德而处身,你乃诲邪之
,所看到的尽是**邪之物,我看到的却是他的才华和学问!”
一众年轻的秀才七嘴八舌,居然为了一个连真实名字都不知道的“兰陵笑笑生”争吵起来,都说是君子动
不动手,可这几位撸起袖子就要
架,要为心中之偶像讨还个公道。
“成何体统!?”
就在几个年轻秀才为兰陵笑笑生到底是有才之
还是诲**诲盗之
争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准备开始动手之际,门
突然传来一声厉喝,只见一名五十上下,中等身材,脸型清瘦,着一身玉色直裰的老者,在汀州府儒学署教谕的伴随下而来。
众学子赶紧起身,恭敬行礼:“学生拜见苏提学。”
**********
ps:第七更啦!
我不知道今天七更差不多又是二万三四千字算不算
更,但天子自认已经非常努力了,至少这样的更新速度,在天子看来已经是匪夷所思的事
,在这几年的码字生涯中从未有过。
看到书评区有
说不
发就没有月票,天子几乎泪流满面,这个月上架到现在,已经更新了五十多万字,这可不是哪一天
发,而是整个月都如此
更啊!
如今书评区争论两个问题,其一是惠娘母
,其二是关于该不该写《**梅》这本书,相信看过这一章,对于第二个问题各位大大会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明朝的社会风气远远超过想象,仅仅看看明末文
把秦淮河引为胜地,把秦淮十艳吹捧得那么高便可见一斑。
至于第一个问题,天子肯定会妥善处理好,大家慢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