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当庭翻供(第七更)(2/2)

华昹和程敏政的伙食一样,华昹倒是在那儿吃,可程敏政一肚子冤屈,再加上身体被严刑摧残,刚才又被架起来那一摔,身体跟散架一样,哪里还有胃吃饭?

孙绪吃着饼,低声问道:“你们说陛下是否会准允让各房同考出来会官?”

伦文叙想了想道:“是否会官,似无太大系。”说着他看向沈溪,想听听沈溪这个状元的意见。

沈溪对伦文叙的话很赞同,其实程敏政提出的事,李东阳也提出来过,华昹是觉得程敏政鬻题在先,阅卷时想私相授受在后,可真正了解礼部会试流程的都知道,他程敏政就算是主考,对于阅卷也没有独断专行的特权,取谁不取谁先由同考官从各房遴选出来,最后再一同商议,不是他一个能做主的,就算他想做主,也无法得知每份卷子到底属于谁。

既如此,那参奏程敏政在阅卷时有私相授受就不成立,把各房同考官和礼部官员叫出来会官也无济于事,反倒不如从徐经、唐寅通过贿赂得到考题手。

不过有心会想,这徐经和唐寅提前获悉第三场策问题的“四子造诣”考题,到会试时居然还答不出来,这是说明此二到底是酒囊饭袋,还是说鬻题本身便是子虚乌有?

要说徐经和唐寅都是江南一地有名的大才子,唐寅还是弘治十一年应天府乡试解元。两位大才子,提前拿到考题,居然还答不出来,这简直是要挑战天下读书的智商啊。

所以弘治皇帝从李东阳调查结果出来后就觉得这案子纯属扯淡,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朝廷上下的压力也挺大,弘治皇帝将奏本留中十多天才准许将程敏政下狱,也是弘治皇帝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冤案。

也许背后的看到这案子不能从正常渠道去审,脆用上刑讯供的一套,不讲理,就是要让你屈打成招。

沈溪叹道:“无论是否会官,只希望这案子到今为止。”

吃过午饭没多久,皇宫那边就派出来传旨,如同沈溪所猜测的那样,弘治皇帝并没同意将会试同考官和礼部相关官员叫出来对质。

如此一来,案件当庭置对暂时告一段落,至少在上午这一堂,程敏政没脱罪,但至少也没落下风。而下午那场相对就有些麻烦了,因为另外两名当事,徐经和唐寅会被提堂审问置对。

随着闵圭一声“提案犯”,北镇抚司的去了不多久,便从老早就等候在外面的囚车里将徐经和唐寅二押送到午门

相比于华昹和程敏政,这两位江南大才子的状况更加不堪,尤其是唐寅,就算换上了净的白衫身上还在渗血。

沈溪回想唐伯虎当与自己斗画时的英姿勃发,与眼下蓬垢面浑身伤痕奄奄一息的状态相比,简直很难想象是一个

沈溪突然明白了为何唐寅自此之后对官场看淡,这次经历可以说彻底颠覆了他的生观和价值观。

“大,我冤枉啊,求大给我做主!”

徐经因为待得早,身上受的伤不及唐寅多,到了午门第一件事就是跟程敏政一样喊冤。

闵圭一拍惊堂木,怒道:“如此竖子,既已招供,何以喊冤?”

徐经一把鼻涕一把泪道:“求大明鉴,我是被拷打,严刑之后不得已才招供,我可从来没贿赂过程家之,在会试之前,也从不知考试之内容!”

一句话,就让午门一片哗然。

花了好大力气,终于把徐经给打服认罪,现在刚到公堂他就矢否认,若是连徐经都不承认,那这案子就只剩下都穆的证言和华昹那根本就言不符实的奏本,案子也就成了天大的玩笑。

闵圭感觉自己脸面有些挂不住,钦命让他侦办的案件,审不好可是要被降罪的。

你不承认是吧,那就打到你承认。

闵圭拿起竹筒里的红签,往地上一执,喝道:“打!”

因为闵圭是代天子审案,又是在午门这地方,可称之为“廷杖”,廷杖之下,连朝廷的二三品大员都可能会被打死打残,更何况徐经这样一个小小的举

“大……冤……冤枉……”

徐经属于没骨气的那种,几下拷问就容易招供的那种。果不其然,没几棍子下去,徐经已经在高喊,“大饶命,我招,我全都招!”

换来的却是唐寅鄙夷的目光,唐寅心中满是愤恨……当初瞎了眼跟你一起上京赴考。

**********

ps:第七更!

本章为庆贺创世盟主“哥哥是我”大大而加更!同时谢谢起点、创世和手机qq、qq阅读等端的读者大大的订阅、打赏和月票支持!

天子努力发,大家踊跃支持,如何?加油!(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