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1/2)
沈溪带兵攻打通道县,以江赣都指挥使司、湖广都指挥使司所部合计四千
马,沿官道和渠水一路向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场战事没有多少悬念,沈溪率领的兵马,粮
齐备、且有新式火器助阵,而叛军在宝庆府城邵阳一役扔掉四千
锐,更由于分别驻守各处,使得兵力分散,且其粮
、辎重和兵器都远逊官军,只要沈溪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胜利可期。
看起来沈溪长途奔袭,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但其实天时和
和都站在他一边,唯独在地利方面,不及叛军对地形地貌熟悉。
朝廷给予了沈溪足够多的支持,尽管文官集团不断找麻烦,但沈溪最终还是顺利被提拔为六省兵马提调,并且以左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身份领兵,可以集中资源办事
。
此时朝廷对鞑靼战事已宣告结束,加上今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调雨顺,农业普遍丰收,沈溪征调粮
非常顺利。还有一点比较关键,沈溪在西南六省拥有最高权威,可以调动所有力量为他所用,比如现在他每打下一地,便从后方调集卫所官兵进驻,根本不用消耗他手
有限的力量,如此还说不占据
和没
会相信。
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由于各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短时间内很难融合。
异族百姓感觉自己受汉族压迫,揭竿而起,但等他们控制地方后需要筹集钱粮,帮助耕种田地,必须要汉族百姓配合,不可能简单杀光了事。
而汉
百姓看似纳钱纳粮投靠了异族,但其实只是委屈求全,沈溪率领大军一来,汉
百姓自然会里应外合,任何城池都有不稳定因素,甚至不用沈溪主动派
联络,那些汉
士绅就会派
出城接洽,因为谁都知道叛军不可能赢,面对朝廷大军,尤其还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沈溪率领,不主动找退路难道想为叛军殉葬不成?
沈溪乃左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西南六省兵马提调,如果不赶紧
结,等城
后再投诚,那时已经没什么意义。就好像之前在武冈州、会同和靖州等地的
况一样,士绅们简直把沈溪当祖宗一样供着,生怕秋后算账。
沈溪原本的确有跟地方士绅秋后算账的意思,毕竟正是由于他们不抵抗,才导致地方州县相继失守。
但在目前沈溪所持“政治和平解决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方针下,他只能暂时放过这些吃里扒外的士绅。
说白了,这些
都是地主阶层,无论谁当政,或者改朝换代,都可以坐享其成,当他们的土老肥。
……
……
沈溪来到靖州城东的渡
,还没上船,便得到消息,说是贵州都指挥使司治下、黎平府五开卫调拨一千官军和屯军混合编成的
马,往通道县方向而去,准备协助沈溪克复通道县城。
这一千
马,是贵州都指挥使司派来协助沈溪,向南解桂林府之围的主要力量,说白了,就是贵州都指挥使司和五开卫将领,想跟着沈溪获得军功,迫不及待自行筹措出兵马来,并非是沈溪派
前去征调。
“……贵州地方上的叛
尚未得到解决,现在却堂而皇之说要协助本官平叛,真是荒唐,这路
马来了,谁提供粮
补给?到来后谁负责领兵协调?”
沈溪听到这消息后非常生气,现在似乎所有
都想派
协助他,就好像他手里有无数的军功等着分配,
都想来分上一杯羹。
云柳负责
报搜集工作,此番也是她和熙儿打探到五开卫的动静,特意前来向沈溪禀报。听到沈溪的抱怨,云柳迟疑了一下,问道:“大
,是否派
阻止这路
马,让其返回黎平府?”
沈溪摇
:“现在再派
去晚了……这批兵马前来的方向,是沿中
河、播阳河、渠水直接前往通道县城,现在我们收到消息,证明距离他们的兵马也不过一两天时间的路程了,在这群山阻隔的西南之地,传递消息很不方便,
报严重滞后,如果这批兵马到了通道县城周边还要撤回,那麻烦更多,最后能剩几个
返回黎平府都是个问题……”
云柳有些担心:“既然大
觉得这路
马不可用,是否待战后再行做出安排?”
沈溪摆手:“剩下的事
无需你过多
心,我率兵马在这穷山恶水之地征战,目的是平定地方叛
。”
“说白了,解决叛
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让西南各民族的老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只有他们生活富足,才不会铤而走险跟朝廷为敌,但这目标任重道远……想来还需要一两年时间,只要新作物能在地方上推广开来,想来问题就不大了……”
“现如今有一点很方便,那就是朝廷给了我西南六省兵马提调的权限,我可以在西南六省同时展开新作物的推广,尤其是西南这边的山峦贫瘠之地,更是推广新作物的最佳场所。”
“我再试着改革现如今纳粮规矩,让地方上可以以新作物来作为纳粮之用,又或者把田赋、徭役和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