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2/2)

寒地冻,屋子里虽然安置有许多火盆,但很多依然冷得瑟瑟发抖。

沈溪到来,一群迎出门外,朱晖和张安走在最前面,沈溪在群中打量一番,好地问道:“王中丞未曾赴宴?”

朱晖看了张安一眼,两知道沈溪所说“王中丞”,是碑不错的陕西巡抚王琼。

朱晖笑着解释:“德华冬后便留在关中负责马政,近期不会来延绥镇,你要见他,怕是要等开春以后了。”

沈溪有些遗憾,摇道:“倒是可惜了。”

朱晖没问沈溪跟王琼是何等关系,心想:“两个都是难缠的主,最好躲得远远的,别给我惹麻烦。明我便走,你们怎么折腾随意!”

朱晖作为前任三边总督,为沈溪介绍张安等宾客,一个个介绍,顺带强调三边总制的管辖范围:

“之厚,这三边总制可说是九边官中河西巡抚、河东巡抚和陕西巡抚归你直属,武将中甘、凉、肃、西、宁夏、延绥、道岭、兴安、固原九总兵也归你调遣。职责不轻啊!”

弘治之前,延绥、宁夏和甘肃各镇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御边任务,若遭遇战事,相互间无法协调作战,以至于西北防务如同一盘散沙,漏百出。后为加强各镇协防,朝廷特意加了个三边总制的职位,形成文官总理、武将统兵、内侍监军的三权分掌制,而遇到战争,真正有指挥和调兵权的仅有三边总制。

沈溪之前,秦纮、朱晖和刘大夏等已先后担任该职。

经历弘治十三年和十六年战事,朝廷曾有意让王琼和杨一清两位“后起之秀”执掌西北,但因鞑靼不断派兵窥伺,而二“年轻气盛”无法镇住西北这帮兵将,于是让昏聩无能但名声却极大的朱晖继续留任。

一直到沈溪的到来。

此时沈溪手下的陕西巡抚正是名臣王琼,而杨一清已被征调回朝。

如果不是沈溪到任西北,其实二完全能胜任差事,可惜历史已发生变化,使得大明中枢和地方政治格局也随之变化。

朱晖为沈溪引荐完毕后,和沈溪一起回在主桌坐下,这时有站起来为沈溪敬酒。

沈溪明白,这肯定是朱晖特意安排的……如果他不喝醉,朱晖第二天怎么能够顺利离开?

跟朱晖之前恐吓的有所不同,沈溪在宴席间对在场官员态度非常友善,没摆顶级文臣的架子。

前来敬酒的,沈溪来者不拒,袖子早早便被酒水给浸湿,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喝下肚不少,不过他脑还算清醒,等酒宴结束被搀扶下楼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

在场文武官员都以为沈溪会来个下马威,未曾想沈溪如此和颜悦色,等到沈溪离席,每个都对朱晖之前的话产生怀疑。

张安小声问道:“公爷,看起来这位沈翰林为还是挺随和的,不似您所说那般油盐不进……”

朱晖着恼:“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欲盖弥彰?些许雕虫小技便将尔等蒙蔽?莫要忘了,他今可是迟来一个时辰,连接风的酒宴都刻意拖沓,这是对你们礼重有加的表现?”

张安嘀咕道:“可是……家总归是初来乍到,且带着大批手和物资,需要时间安顿,不能说对我等不敬吧?”

这话耳后朱晖非常气恼,心想:“今顺利将沈溪灌醉已达到目的,之后我便可安然离开……这三边什么样子,我不想再管了,让这些自行应对……我这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啊!”

朱晖觉得自己受了冤屈,不想跟张安等争辩,他知道沈溪为如何,只能自求多福。

回到自家府邸,朱晖赶紧安排次一早离城事项。

几十辆马车全都备妥,将朱候这几年在西北之地收敛的财货全都装车,随行亲随不下百,若再加上护送马,这一路足有三百余众。

一切准备好,朱晖回房睡下,高枕无忧,只等天明到来抽身而去。至于账本,他准备临行前给沈溪送过去,并不急着出手,以免沈溪连夜审查,横生波折。

ps:天子家中用来码字的台式电脑硬盘坏了,里面的存稿和文字资料没法恢复,这一章天子是用笔记本现码的!

向书友们致歉,今天只有这一更了,明天天子会恢复正常更新!8)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