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五章 无条件信任(3/4)
法?参考哪次?”
沈溪道:“先皇健在时,我曾有幸受朝臣举荐,领兵出征,当时先皇配给的兵马数量,乃六万大军!”
“啊?”
听到沈溪这话,在场
等一片惊叹,都觉得沈溪狮子大开
,一开
就六万,简直是要抽
京畿兵力的节奏。
朱厚照问道:“那沈卿家认为,此番征调六万兵马便足够,是吗?是否需要再增加点儿数量?”
只有朱厚照还嫌兵马不够,需要再增兵,因为他这个皇帝一向觉得大明地大物博,
多的是,征调个几十乃至百万大军不成问题,出兵六万纯属毛毛雨。
沈溪回道:“陛下,当时先皇配给
马时,名义上是六万,但其实只征调五千兵马……”
朱厚照脸色瞬间冷下来,道:“五千兵马跟鞑子主力作战,还要战而胜之?非得沈尚书您亲自领兵不可!”
张延龄听到这话,立即怂恿:“陛下说得是,既然沈尚书屡屡化腐朽为,能以一敌十,为何不让他亲率五千兵马往宣府?有他在,莫说两三万鞑靼兵马,就算是十万、二十万,要应付起来怕也不在话下吧?”
“对,对,沈尚书领兵,能以一敌十!”
“不对,是以一敌百吧……”
又是一群
跟着附和。
“瞎嚷嚷什么?”
朱厚照恼火地喝斥:“每次的
况都一样吗?哼哼,以一敌十,甚至敌百,说得轻巧,你们一个个都带过兵,为何不主动请缨?现在朝廷离得开沈尚书?朕制定的国策,需要沈尚书执行,两年后,朕还要沈尚书辅佐,陪同朕一路北上踏平
原,朕不同意沈尚书亲自领兵往宣府……”
或许是觉得自己把话说得太满了,朱厚照话锋一转,“就算沈尚书披挂上阵,也必须跟朕一道前往!”
张延龄道:“陛下,若要维持京师安稳,还要保证宣府此战获胜,派出适当兵马有其必要……但若不以沈尚书领兵,谁能胜任此差事?”
朱厚照恼火地诘问:“你去难道不行?”
这话直接把张延龄给呛了回去,为避免自己到边关吃苦,他只能低下脑袋,老老实实坐了下去。
朱厚照道:“现在谁都不准打断朕跟沈尚书间对话……沈尚书请说,你具体安排是何,到底要征调多少
马,又以谁领兵!”
沈溪道:“回陛下,臣认为举贤唯才,而不论军中资历高低。之前由兵部主导,从地方征调数万兵马换防京师,至今已有上万
抵达,臣以为,不如以这些地方征调的兵马为主,总共两万,出居庸关,往援宣府、张家
等处!”
朱厚照好地问道:“有这样一路
马吗?”
张懋有些怪,起身禀告:“陛下,征调地方兵马
京,不是经您首肯的吗?”
朱厚照笑了笑,道:“原来朕曾同意沈尚书从地方征调几万
马到京师来,这可真是未雨绸缪,怪不得沈尚书会以如此淡定的姿态说话,实在是早有准备,太好了!”
“沈尚书,就按照你说的,征调这路
马往宣府……对了,你看由谁来领兵啊?”
沈溪看了旁边一直低着
好似在思考问题的胡琏,道:“不如就以陛下提拔的胡琏胡主事为主帅,以王陵之王将军,还有以前跟随微臣南征北讨的家将马九为副将,带领这路
马往援宣府,不知陛下是否赞同?”
听到沈溪“举贤不避亲”,在场的
顿时有意见了。
王陵之再有本事,也只是个游击将军,名不见经传,而马九更鲜为
知。
至于沈溪举荐的主帅胡琏,从未有过上战场的经验,只是之前参与议事而被沈溪提出嘉奖,
格提拔,在场的
都在想,这三
都算得上是沈之厚的嫡系吧?
魏国公徐俌率先站起来反对:“沈尚书所举荐之
,都乃平庸之辈,无实际领兵经验,若成行恐凶多吉少!”
徐俌系开国元勋徐达后
,可说名门出身,位高权重,根本就看不起年纪轻轻便影响朝局走向的沈溪。
张懋看到群
汹涌,只能跟着提出意见:“沈尚书所提
选,胡主事和王将军倒也算是
杰,至于这位马将军……”
朱厚照伸手打断张懋的话,道:“不必说了,朕觉得沈尚书提议甚好!”
当朱厚照开
赞同沈溪的举荐后,在场官员全都傻眼了,面面相觑。
这样都行?
沈之厚随便提议几个
当领兵主帅和将领,皇帝便无条件同意,是不是沈之厚要提举他府中马夫出来当官,皇帝也会给予高官厚禄?
皇帝到底中了何魔障,对沈之厚如此信从?
朱厚照看着胡琏,鼓励道:“胡主事,你是朕一手提拔的,朕看好你,至于小王将军的本事,更不在话下,他在三边时就是猛将,辅佐你最合适不过。另外就是马九马将军,朕在三年前京师保卫战时,曾让马将军陪同左右,他的能力,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如沈尚书所言,你们搭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