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3/4)

刘瑾死,但刘瑾死后的权力,主要还是为外戚党所得,尤其是司礼监的差事,只要朱厚照一天未勤政,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就比首辅更为重要,除非是能将张苑和外戚党的势力打压下去。”

“张苑跟刘瑾不同,刘瑾背后没有强大背景,而张苑却倚靠外戚势力,若让张苑崛起,怕是比刘瑾更难对付,就算张苑有心消除外戚势力的影响,始终张氏兄弟背后有张太后撑腰,只要张太后一天不死,朱厚照未逊位,张氏外戚的地位就不会发生根本动摇。”

“外戚势力想利用我的手达成目的,想得太多了!”

沈溪将信揣进怀里,略微收拾心,往兵部衙门去了。

刘瑾回来,最直接的利益冲突不是文官集团跟阉党,而是外戚跟阉党,沈溪心想:“这热闹,我倒是可以瞧一瞧!”

……

……

沈溪回到兵部衙门,找来全国各地发来的讯息,仍旧没有宣府战报。

倒是前两宣府、大同等地的报,未曾中断过,说明云柳领导的报系统没有出问题,刘瑾远未强大到可以阻断边关报传递的地步。

以沈溪所知,孙秀成逃离宣府次,局势最为紧张,但因王守仁当机立断,以至于宣府形势迅速稳定下来,其后,王守仁率领驻军固守,鞑靼诈城未果,只能狼狈退去,并未发生大规模战。

至于王守仁领兵前往张家堡,是在八月初一,而刘瑾信使出发的时间,恰好是王守仁兵马即将抵达张家堡时。

此时沈溪终于可以确定一件事,就是刘瑾确实是提前报功,想先兵部一步奏捷,以换得朱厚照对他的关注,甚至将他调回京城重掌司礼监,只是刘瑾未想到,兵部这边报的传递速度,比他想象的快了不止一倍。

沈溪暗道:“你刘瑾觉得,能在八月初二或者初三取得捷报,就能先兵部一步,实在想得太美,宣府周边有任何风吹动,可以在六到十个时辰内将消息传到京城,你这招提前奏捷,可以说是挖坑自己跳!”

沈溪在兵部衙门没停留太久,他要去见谢迁,将得知的况告知。

文官这边出跟刘瑾斗的,不是沈溪,他也不会主动揽责,因为谢迁之前对他的态度不善,沈溪想给谢迁一颗甜枣,让谢迁的心迅速安定下来,继续冲在对抗刘瑾的第一线。

沈溪得知谢迁已离开文渊阁,略一打听便赶到礼部……这会儿谢迁正在礼部衙门跟周经问询况。

谢迁对周经的意见很大,就差将其归于阉党一列。

就在周经面对喋喋不休的谢迁,倍感折磨生无可恋时,礼部属官上前来禀告,兵部沈尚书在外求见,当即对谢迁道:“于乔,你休要怪责于,既然你觉得我做事不公,那便让之厚来评评理。”

不说沈溪,谢迁态度还好些,听到沈溪的名字,谢迁差点有打的倾向,火冒三丈道:“你找谁评理不可,非要找个后生?你不知这小子现在能耐得紧,我说话他都听不进去,专门跟老夫抬杠?”

在周经面前,谢迁没给沈溪留面子,满腔怒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现在他恨周经不肯帮他,恨沈溪跟他唱反调,现在已将周经和沈溪当作是一伙的,认定沈溪是周经请来的说客。

周经不想听谢迁说下去,作为礼部尚书,在自己地盘上,他要见谁不需要经谢迁同意。

刚一碰面,沈溪便道:“两位老大,以在下目前所得报来看,昨午时前,宣府至张家一线并未有大战发生,即便有捷报,也应在子时后,距离现在不到七个时辰……刘瑾绝对是提前报功,甚至所奏捷报,纯属子虚乌有!”

沈溪把话说出,周经微微一笑,打量谢迁,道:“于乔,你看,之厚把况调查清楚了,这才来跟你奏明,现在只能说刘瑾所奏捷报子虚乌有,但谁知道这两天,边关是否真的取得大捷?”

谢迁瞄了沈溪一眼,愤愤然道:“一个阉,视大明法度于无物,未曾接战却提前奏捷,如此行径尚不能被定罪,跟老夫讲什么道理?你们还说不是偏帮那阉?”

沈溪面色淡然,对于谢迁的指责,全当没听到。

周经摇苦笑:“于乔不可如此怪责之厚,他乃兵部尚书,做事务求公允,这不是回去赶回去调查边关传递回来的消息了么?如今证明是虚报,于乔你再去奏禀陛下也不迟嘛!”

谢迁摇道:“面圣谈何容易?自皇上登基以来,老夫多少次想面圣,都未曾有机会,今陛下在乾清宫赐见,老夫尚未将话说完,陛下便让老夫打道回府,这还多亏某在旁帮倒忙!”

说完,谢迁瞪着沈溪,目光好似要杀

周经脸色更加不好看了,他明白现在跟谢迁说什么道理都徒劳,见谢迁愤愤不平地转身到桌后坐下,望着沈溪道:“之厚,既然你将事查明,是否准备宫面圣,向陛下呈奏此事?”

未等沈溪回答,谢迁一脸恼恨:“你问问他,会去面圣吗?朝中如此多臣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